为什么黄煜和自己走得近也不会传出同性恋传闻?
因为黄煜不可能喜欢许青与,这是离谱到谣言都造不起来的天方夜谭。
第54章 努力是许青与最擅长的事
准高三生是没有暑假的,从上一年学长学姐离校后,高二生脑袋顶就接替他们挂上一把叫高考的刀,人便也从头到脚紧绷起来。二高的暑假就放了一个星期,许静见缝插针给许青与报了冲刺班,许青与便是连这短暂的一周也在课业中度过。他从黄煜的社交媒体得知黄煜在这一周里去旅游了,九宫格中有胡同有滑草场有剧院还有摇着糖葫芦眼睛笑弯的黄煜,但许青与仔仔细细看一圈,没看到自己想又不想看到的东西。
他关上电脑松一口气,但马上又嘲弄起自己的自欺欺人。郑以晴在哪所城市人尽皆知,大家心中里都明清黄煜飞这一趟是为了谁,就算照片里郑以晴连影子都没露,底下的评论不依旧是一水的99和祝福。
许青与很淡定地打住思绪,黄煜脱单大半年,他仍是没学会接受黄煜的恋情或干脆决定不喜欢黄煜,但他也早早建立自我保护措施,习得在酸涩的妒火蹿升前率先将其熄灭,其中最好的灭火器就是学业。
越是到高三,许青与就越是觉得力不从心。他高一高二的成绩一向稳定在年级20到30之间,不算顶尖但也算优秀,按往年二高的高考分段换算下来,除了最顶尖的那两所学校去不了,其他排名靠前大学都有搏一把的可能性。但随着高三临近,许青与的排名却一点点地开始往下掉,这种退步并不明显,每次也就是三到四名,但令许青与慌张的是它退得很稳定,不论平日怎么努力,也不论做题时怎么仔细,每次有排名的考试,他都会在原本的位置上往后退一些。
许青与很快地、不情愿地领悟了其中原因——高一高二在许多人都在忙社团或者社交活动时,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学习,现在高三将至,学生们陆陆续续收心,都开始把重点放在学业上,“努力”的优势就慢慢被抹平,转而进入到拼学习方法和天赋的阶段。
对于前者,许青与还能着手改进,但对于天赋,许青与只能保持沉默。作为竞赛班的学生,许青与两年内目睹许多同学在各类竞赛中取得成绩,其中有不少直接能凭其保送大学,黄煜虽然在奥数冬令营中未被选中,但他的参与经历已经吸引了几所高校伸出橄榄枝,愿意保送他到本校数学系,但都被黄煜以“不想在大学仍饱受数学折磨”拒绝了。
如果连黄煜这种拥有顶尖数学天赋的人,都觉得学数学是折磨,那自己又是什么呢?
许青与低头看看自己,两手空空,高二几次竞赛都未曾捞着哪怕一丁点荣誉,连老师提起都叹气,说青与是个努力的孩子,就是差点运气……
许静在许青与每次竞赛空手而归后都会大发雷霆,她把许青与所有的失败归结到他中考选校时的自作主张。
“你要是当时听我的去培才!现在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废物模样!”许静用力指着他脑袋,吼道。
许青与被她戳得脑袋乱晃,他很想说培才今年的竞赛生获奖情况也不好,甚至没有二高好,但很显然这些话说出来只能是火上浇油,便只能低着头沉默。
在竞赛失利的情况下,学校的排名就成了许青与的救命稻草,他安慰自己至少成绩是稳定的,就算最后什么加分也没有,拼高考成绩也能去不错的大学。这种思想安抚了他的焦虑,但也无形中增大了他的压力,当高三逐步迫近,许青与发现自己被重压碾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时已经晚了,高度的焦虑让他没法像以前那么集中学习,而效率降低的后果就是排名下降,排名下降又进一步毁坏他的心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缓缓下沉的排名影响下,许青与最失望最着急的时候,脑中也会兀然幻想,是不是来二高错了呢,如果当时去了培才,自己现在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差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