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一直在你这边

段长川他们在雅间里说着话, 外面是学子们的论政声。

从当今朝堂局势、帝王大婚,说到韶关细作,再到去年淮南的天灾、陈大人力挽狂澜, 百姓夹道欢送。

大桐舆论称得上开放, 在座的又都是即将入仕的学子。哪一个出去了, 将来都得是响当当的人物,自然论也就深一些。

“若说大桐如今鼎盛, 那也是极盛的, 南疆军威震四方, 保得江山内外安定;百姓和乐、富足, 暖衣饱食,乃千秋盛世也。”

“苏兄也说了, 是【若说】。韶关一地,可谓百步一哨,却依旧被细作深入。大将军是何等的人物?却在那一处凶多吉少,大桐外患可见一斑。再看这皇城里头, 陛下早已年满十八, 却连个像样的生辰都没过,还不是因为摄政王拒不还政。”

“陈兄此言差矣。先帝十二年前崩逝,陛下当年才六岁, 这江山群龙无首, 若非摄政王一己之力抗下这担子,大桐能有今日?”

“有功就没有过了吗?”

“千秋之功, 在座各位都已知晓,敢问这过在何处。”

被反问的人似乎气急, 喊出一句:“没有错处, 就是最大的错处!”

后又被嘲讽:“我竟不知, 若要指责一人,没有错处也成了错处。你这人好不讲道理。”

接着,便是哄堂的大笑。

坐在雅间里的四人。听到那二人的辩驳,互相对视一眼……

云邪以扇遮面,压低声音介绍:“贾鹤,此次会试排名一十七,其父贾安,是北方境江的一个小县令,算是寒门。”

坐在主位上的少年,便语气沉稳地吩咐:“将这人名字记下,叮嘱夫子贡试时多加留意一些。待会试结束,让大理寺卿蒋氏递上信物。”

“得嘞。”

一共二十来人,其中会试的前三甲声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