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制造□□无非就两个原因,一个是有利可图,工艺提高,无形中提高了成本,就提高了门槛,一个是想要趁机扰乱社会稳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进而造成货币贬值,这个就不在她的关心范围内,国家大事理应是朝廷的事情,她就是一个江湖人。

她又从下方拿出一些册子,“这些就是我手下的工坊这些年研究所得,这些都献于陛下。”

虞汐璇蛊惑道:“陛下想一下,若是银币发行顺利,未来有一天,不止东干,就连西陵那边也用上了东干的银币,甚至遥远的海外人士也认同东干银币,而在有了银币的基础后,之后可以发展银券,当然发展银券时,国家要控制数量防止步上宝钞的后尘。”

宣武帝面上有所意动,将银币放回箱子,吩咐道:“郭林,将这箱银币放好。”

郭林笑眯眯地正要上前,被虞汐璇一把按住箱子。

“小公爷?”郭林疑惑地看着虞汐璇。

虞汐璇将册子递给他,然后将箱子盖上,递给一旁的苍梧,“陛下,这是我好不容易收集的,打算要传给子孙后代,陛下想要,不如自己制作吧。”虽然自己那里还存了一些赤币,不过这些给了宣武帝,总觉得亏了。

宣武帝胡子抖了抖,“不给朕,你拿出来干什么?”

虞汐璇:“当然是给陛下看看的。”

她说完,再次打开箱子,银币润白闪亮,即使殿内光线有些暗,可仍然闪着光泽,虞汐璇用手抓起一把,然后松开,银币如瀑布般落下来,清脆的银币撞击声如悠扬的撞钟声,又好像瓷器碰撞的声音。

“哼,你等着,等到朕拿到第一版银币,也不给你。”宣武帝没好气地看着她。

虞汐璇一听,眼珠子微转,又将箱子拿了过来,给宣武帝倒了一半,“好了,别忘了到时候分给我一半,我敢说,百年之后,赤币一定会比陛下第一版的银币更值钱。”

毕竟物以稀为贵,又是头一个吃螃蟹的。

宣武帝看着桌上白花花的银币,看着跟前如玉般俊秀的少年,炯炯有神的眸子里闪着笑意,同时心头升起一丝嫉妒,这怎么不是他家的后辈呢,可惜虞临渊那个老顽固,就是不愿意和他结亲,他嘴上却嫌弃道:“说不定是朕亏本了呢。”

当然虞汐璇和宣武帝不止说了这些,还商量了其他事情,不过双方都担心对方半路摞挑子,于是在郭林的见证下,还立下了契约。

若是未来官员阻止时,宣武帝就打算将这个契约拿出来卖惨,若不是你们欠了国库的钱,还欠债不还,朕能这样委曲求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