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不过他有信心解决此事。

傅康年当夜联系了几个晋王一派的官员。

次日朝堂之上,他赶在太子等人发难前,奏禀道:“陛下,微臣昨日回府连夜理了一遍咱们大景的兵力部署,找到了适合去平封州之乱的军队。”

延平帝风寒还没好,没什么精神,冲他点了点头。

傅康年说:“那就是南越水师。南越水师有两万多人,派出大部分,应该足够收复封州了。而且南越离封州很近,旨意一下达,他们就可派兵过去,迅速收复封州。”

这确实是很合适,单论距离就甩其他军队一大截。

大臣们都赞同傅康年这个提议。

“陛下,南越水师很合适,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在南越水师上花了不少银子,还允许他们开采冶炼铁矿,如今也该是将他们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延平帝脸上盈出点点笑意,他也赞同,南越水师确实比较合适。

“就派南越水师吧。”

傅康年又道:“陛下,红莲教潜藏极深,收复了封州、袁州,保住了并州等地,这些地区恐怕也有不少红莲教残余。南越铲除红莲教的速度虽然慢了些,但方法很管用,因此微臣提议,让南越水师暂时接管这几地的军防,逐一排除这几州境内的红莲教余孽,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这提议当即招来了好几个大臣的反对。

礼部尚书宣近文说:“陛下,这不合规矩。南越水师本是负责南越海上防务,铲除剿灭海盗,保护来往船只商旅平安的。陛下仁慈,让其兼顾南越军事防务,这已是不妥,如今再让其北上,继续插手其州府的军事,不合规矩。”

吴王的老丈人吏部左侍郎陆跃明也说:“是啊,陛下,这个黄思严不过是草莽出身,在清剿海盗中立了功,得陛下赏识,才有这番前途。他大字都不识几个,已是南越水师统领,若再兼顾封州等地的军务,这品级还得往上窜,吏部没有这先例,这让天下十年寒窗苦读的仕子如何服气?”

兵部左侍郎胥元德讥诮地说:“读书人不服气?那他们也去平乱啊,收复封州袁州,保住并州。黄思严虽是草莽出身,但他剿灭了南越的海盗,铲除了潜入南越各州的红莲教,保了南越太平,如何做不得官?这种特殊时候,能保我大景江山社稷太平,便是大字都不识的文盲又如何?宣大人和陆大人,若黄思严收复了封州、袁州诸地后,退回南越,红莲教卷土重来,这责任你们负吗?”

宣近文和陆跃明被问得脸色极为难看,这么大的责任,谁敢担?

他们要接了这话,万一后面红莲教真的死灰复燃,陛下肯定饶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