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徐云川点头:“我明白的,我只是前阵子受了打击,有些异想天开罢了,就当没有这回事。”

见他想通了,公孙夏很高兴,说:“不过我瞧平王的买卖做得不错,兴许咱们可效仿连州。”

既然做了一方地方父母官,那总得为一方百姓着想。

公孙夏已经在脑子里规划明年要做什么了,兴办学堂,开化民智,推广各种病疫、蛇毒等本地常见多发疾病的治疗土方子,同时修路筑桥,鼓励大家开荒种植价格更高的棉花、甘蔗等物,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徐云川很是赞同:“这主意不错,我看还可收留流民,给他们提供一部分的钱粮度过最艰难的这几个月,鼓励他们开荒,在高州定居。”

提起流民,不可避免要提及江南。

徐云川主动问道:“怎么还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流入南越,江南的战事还没结束吗?”

都好几个月了,朝廷可是拨了十万大军给晋王。

公孙夏消息比较灵通,哪怕是在高州,知道的内情也比徐云川多。他轻轻摇头:“今年怕是结束不了,最初是小部分的灾民暴动,但到后来已经形成了有组织有预谋的反贼作乱。”

“那战事岂不是要持续到明年,江南百姓苦矣。”徐云川感叹。

这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的,难怪都要过年了,还持续有灾民从北边逃到南越。

公孙夏也目露担忧:“战争持续下去,每日都得花不少银子,拖的时间越长,国库的压力就越大啊。”

自古以来,打仗是最烧钱的,那么多将士行军打仗,要不要吃饭?后勤补给要不要跟上?还有武器、铠甲、帐篷等军用物资也得准备,这些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拖得越久,消耗的银钱就越多。

而且江南、荆湖地区大旱,国库不但要掏一笔银子赈灾,还要减免这部分灾民的田赋。若战争持续,那对国库无疑是雪上加霜。

公孙夏虽然已经离京几个月,但对此前国库的盈余和每年的大致收成还是有所了解的。据他推测,若是到春天还不能结束战事,国库恐怕就拿不出银子了。

“这么严重?”徐云川皱眉。

公孙夏苦笑道:“这几个月打仗恐怕就花了几百万两银子。而且此次□□涉及十几个州府,都是繁华之地,势必也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