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罗英才揉了揉眉心,头有些痛。

见状,田管事佝偻着腰,上前给他倒了一杯热茶,讨好地说:“少东家,这事就算是咱们不占理,但咱们也有正当的理由,也答应了赔他们损失的钱,就是官府宣判也顶多就是赔他们银子的事。”

本来他们少东家就准备赔两百两银子,刘记商行这简直是多此一举。

罗英才想想也有道理,皱眉道:“他们要告就让他们告吧,回头官府招去问话,你如实交代,该赔多少银子咱们赔就是。”

反正也不是他们出钱,李老板早承诺了,这些钱都由李老板他们出。

田管事应下。

主仆俩都没太把这当回事,但很快他们就知道他们错了。

因为第二天,大街小巷传出了不少关于罗氏造船厂的流言蜚语。

“听说了吗?罗氏造船厂的木板以次充好,拿废弃的去造新船,被买家知道了,双方正要对簿公堂呢!”

“不是,不是,是罗氏造船厂的船有问题,付了钱也没法按期交货,正在扯皮!”

“你知道什么?我大姨家三表哥的妹夫的表弟就在罗氏造船厂当匠人,听说船好好的,临到要交付了,又突然叫他们这些工匠把船给拆了!”

“胡说八道,都要交货了却又拆船,图什么啊?罗氏造船厂的人傻了不成?”

“哎呀,你们都说错了,我有个朋友的亲戚在衙门当差,就是罗氏造船厂的船有问题,买家很生气,将罗氏造船厂告到了知府衙门。”

“你们还记得八年前的汀门沉船事件吗?那艘船好像就是罗氏造船厂造的,听说才买了两年就出了这种事,那个商人连同船上三十二人都死在了海上,造孽啊!”

“你不说我们都忘了,那么新的船莫名其妙就沉了,该不会是罗氏造船厂的人偷换了废弃的木板,以次充好吧?”

……

流言愈演愈烈,最后演变成了罗氏造船厂的船只质量不行,甚至还有人去细数罗氏造船厂这些年造出来的船只哪些在海上遇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