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三)

然后,便是跟林如海的贴身大夫联络,各种交流古今中西医技术。

顺便,把现代各种医学知识的书给了对方,让对方好生研究。

最后,不忘叮嘱林如海,要注意身体,不然自己的女儿会很可怜。

在原来的电视剧中,没有提及林如海是什么原因死的。

但是凌如意猜想,应该跟心中郁结有关。

毕竟,他妻子早死。

只剩一个女儿。

女儿体弱多病。

家中也没有儿子。

在古代来说,这样的家庭,确实有些糟心。

可怜林如海,应该是多年忧思成疾,最后才一命呜呼的。

现在,凌如意就是要晓以大义,让他明白:虽然妻子死了,但女儿,还是要关照的。

如果没有他,女儿林黛玉会很可怜。

具体可怜到什么地步呢?

那就——

请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是的,她又把手机里的电视连续剧,给林如海看了。

就跟当初忽悠贾母一样,同样忽悠林如海。

果然,古代人的智商都差不多。

对于这么神奇的东西,一样没见过。

也同样,把她当成了先知。

并且,跟贾母一样,开始对凌如意言听计从。

甚至,比贾母对凌如意更加尽心、殷勤。

毕竟,贾母只是家族的最年长者,早已享受过一生荣华富贵,也早已享受够了人间天伦之乐。

但林如海的人生,才过了一半。女儿都还未完全长大成家,更没为他添子添孙,带来常年的天伦之乐。

他对未来的期望,要高得多。

相应地,他对女儿的重视,也要重得多。

贾母有好几个孩子。

林如海可只有林黛玉这么一个女儿。

贾母膝下的孩子,怎么说也不算英年早逝。

最后败落,也有个过程,算是自己作死。

但林黛玉,却实在太年轻。

而且她确实未造半点孽,所得种种遭遇,不过是命运如此。

可,诚如凌如意所说,这“命运”又不只是天定,更多的,还是人为。

因为他这个父亲靠山不在了。

所以她后来的生活才那般凄苦。

如果按凌如意所言,他保养身体,活他个长长久久,还有人敢欺负他的女儿么?

甚至,有他在,贾府就一定会败落么?

多少,自己还会努力扶一把的。

而他的女儿,嫁给贾府宝玉为妻,只算正相配吧。

哪里还有人能嫌弃他家女儿?

这般一想,内心也就通透了。

终究,抑郁自伤,不是出路。

还是要好好生活,才能既保存自己,又保护女儿。

主意打定,林如海也不啰嗦,跟林黛玉一样,加入了凌如意的健身阵营。

他们父女俩,每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锻炼身体。

保养身体。

长命百岁。

……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官场的事不重要了。

横竖能过得去就行。

即便不再升官,此刻的身份,也足以为女儿遮风挡雨。

长命百岁才是正经。

感情的事,对林黛玉而言,也不重要了。

因为凌如意的加入,蝴蝶效应,她跟贾宝玉还真没产生那么深厚的感情。

毕竟,原电视剧里本该产生感情的时间,都被两人用来干别的了:

林黛玉忙着健身养生。

贾宝玉忙着读书求取功名。

他们之间原本应该发生的那些故事,也就全都没有发生。

只剩兄妹之情了。

当然,比兄妹之情多一点的是:两人之间,多了一份一见钟情的别样情怀。

大约,这是官配特定的红线。

不管剧情如何歪,都不会随之改变。

意识到两人之间还有这么一层朦朦胧胧的感情,凌如意万分高兴。

起码,自己重新拉红线的事就省了。

原本她还担心,被自己改变了轨迹的两人,不再相爱,不愿做夫妻呢……

当然,两人虽然有朦朦胧胧的感觉,但离电视剧里那般的“爱情”,还是相差很远。

毕竟,谈过的才叫恋爱。

没谈过的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最初始阶段的好感而已。

想做夫妻,光凭好感,肯定不够。

凌如意默默费心:看将来,如何将两人的红线,系得更紧?

她这边随时想着,一路描补修正,让后续剧情尽量能实现自己的既定任务。

时光如梭。

很快,林黛玉和贾宝玉也长大了。

贾宝玉开始参加科举。

求取功名,是最重要的事,贾府非常重视。

尤其是贾母,甚至比贾政还要重视。

整个贾家,可以说是紧张非常。

这些年,贾宝玉的认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但,天下读书人千千万,认真的考生多如牛毛,最终高中的,却是寥寥无几。

贾宝玉在贾家也算公认的聪慧。

但,同样,天下聪明的读书人多如恒河沙数,最终高中的,还是就那么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