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修)

“没,汗阿玛那里是于大人亲手采摘,命人送进宫的。而孤的那份则是陈生,也就是陈男爵收到的来自直隶省百姓的谢礼,孤与陈男爵平分各半罢了。”

“原来如此。”

张英方才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听胤礽道:

“不过,这样的麦穗也就今年瞧着稀罕一些,等再过些年全国各地都普及了,你们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害,那小爷我长这么大还没有正儿八经见过麦穗是什么样子的!尤其是,这可是经了太子爷你才种出来的,我得好好瞧瞧!太子爷你可是答应我了,可不能食言而肥!”

“是是是,不管怎么样一定有你的一份,那张师傅你……”

“老臣,老臣也是想要的!”

别以为他没有看到今日吴正治在剥麦穗的时候,给自己偷偷摸摸藏起来了三颗麦粒!

可是,三颗又如何?

他有太子爷!

张英一时间突然共情起了往日康熙炫儿子时的骄傲与自得。

学生如半子,张英这会儿心里也是欣喜非常,已经开始算计着怎么不动声色的在同僚面前显摆了。

“对了,太子爷,您所说的驿站与报社体系发达之后方可以使用蕴土丹与良种之法又是何故?”

张英忍不住郁闷的将今日朝臣们纷纷质疑此事,与太子爷的神机妙算说了一通。

若非是皇上最后拿出来了那颗硕大无比的麦穗,说服了众臣,届时只怕还要再派上一位钦差亲眼去瞧上一瞧呢!

只是,若是如此,只恐凉了直隶省巡抚之心!

胤礽只听张英平实的描述后,就忍不住抿嘴偷笑。

果然,他就知道汗阿玛一定要因为这事头疼的,所以他当初特意让陈生走的时候提点了于成龙一句。

看看,现在可不是用上了?

胤礽看着一旁等待自己回答的张英,在心里措辞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

“孤所言种种,不过是因为信息差之故。倘若驿站完备,哪怕朝中大臣怀疑直隶省产量的虚实,也可以借由驿站,在一日之内见到直隶省今岁所产的麦穗。

而倘若报社完备,甚至不需要以实物麦穗作为凭证,只需要看一看割麦之时,当地的报纸即可。”

“这……朝廷承办驿站已是十分艰难,若是如太子爷您文中所写的一村一驿站……应当很难做到吧?再着,有邸报在前,太子爷所说的报社是否用处不大?”

张英将自己的疑问一个个都抛了出来,而张英这话一出,胤礽顿时含笑摇了摇头:

“非也非也,朝廷的驿站是朝廷的驿站,孤所说的驿站乃是快递驿站。”

“快递?”

“张师傅可以理解为镖局,不过,这快递应该在各个省城,府城,县城逐层有一个小型的据点。

假如某人今日自南地向北地寄一筐荔枝,那么便可以如同接力一般传递过去。

此举省人,省马,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朝廷做也可以得利,朝廷不做,寻常商贾也可以做。”

胤礽这番话简直像是为张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张英不由目露激动:

“快递,接力传送……昔日八百里加急传信者,要跑死数匹千里良驹才能将消息送达!甚至,有传信小队整队出发,结果十之寸一,才能及时将军报送达,倘若用上快递之发……”

张英看向胤礽,胤礽却只是含笑不语。

那张英越想越激动,胤礽这才重新开口:

“至于张师傅所说的邸报与报社,这二者的并不能混为一谈。邸报往往记载着朝廷的重要告文,然普通百姓有多少人识字,又有多少人会在闲暇之余愿意去看那干巴巴枯燥无味的邸报呢?

而报社却不一样,水青书局的话本子张师傅可曾看过?张师傅以为若是将那些话本子在报社的报纸上连载,有多少人会看?若是做成连环画又有多少人会看?

等到大家都已经习惯读书,看报,届时朝廷的新政策再以报社,报纸为载体传播下去,又有多少百姓会知道呢?

时间差,信息差,对于百姓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倘若有贪官污吏打着朝廷的名号,加重赋税,鱼肉乡里,这时候有人看到了报纸上的信息呢?”

“可是,区区小民,知道又该如何?”

“可以考虑加上投诉专栏?”

“投诉?”

张英简直越听越精神,他不由和胤礽就着驿站和报社的问题一直探讨着,说的直到武师傅都忍不住派人来问的时候,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

但是等胤礽上武课去之后,张英仍觉得自己大脑皮层的兴奋的不得了。

最后,张英索性直接就着此事向康熙写了一封报告,深切阐述了驿站与报社建设的可行性。

于是,第二天胤礽去乾清宫吃晚膳的时候,就收获了一个别扭的汗阿玛。

“哼,保成如今搬出去了,和朕也生分了,有什么知心话也都不语朕说了!”

胤礽被康熙这话说的莫名其妙,但是他深深明白自己这个汗阿玛究竟有多么会吃醋。

于是,胤礽搜肠刮肚的思索起自己究竟有什么事儿告诉了别人,而忘了告诉汗阿玛。

胤礽想啊想,终于想到了。

胤礽试探的问道:

“汗阿玛说的可是驿站与报社之事?”

康熙“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但是胤礽是什么人,一看到康熙这副样子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这会儿胤礽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汗阿玛真是的,这种小事也值得您记挂?”

“怎么不值得了,你是不知道,张英今个上折子把这两件事夸得有多么天花乱坠。”

张英把驿站和报社夸的天花乱坠也就罢了,可是那份报告上即便是康熙要求大臣们做了简述表达,但张英那厮对胤礽的夸赞之词占了半数!

这让一向儿控的康熙可不是要结结实实吃一顿醋?

“不至于不至于!张师傅不过是见猎心喜罢了。况且当初张师傅出题,保成作答时也没有想到那么多。

汗阿玛可不知道,张师傅当初可是给保成直接画了一连串的红叉,就这也是昨个昨日才让宝成知道呢!”

胤礽这话一出,康熙的脸直接皱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保成的功课一向是极好的,又怎么会被画一片的红叉?”

胤礽看到康熙被自己三言两语转移了注意力,这才慢吞吞的解释了事情发展的经过,随后默了才补充了一句:

“所以保成并非有意欺瞒汗阿玛,只是当时正好有思路罢了。”

康熙听了胤礽的回答后,勉勉强强的接受了:

“罢了,朕岂是那等小气之人?不过咱们现在已经建了水青书局,那这报社……”

“还要建!而保成以为,这第一家报社不但要建,还要由朝廷出资,建的漂漂亮亮,这才能让民间小报活跃起来。”

“民间小报?这又是什么说法?”

胤礽摩挲了一下指尖,自从水青书局建立起后,他便对于有关大众的话语权与舆论权有了想法。

胤礽将自己的想法对康熙和盘托出:

“汗阿玛,民间小报自然是由民间之人主办的报纸,这种报纸与朝廷不同的是,其上信息驳杂丰富。

一旦建成,其上刊登的种种各地风物之类,都能加强朝廷对于当地信息的了解。”

胤礽这话刚一出口康熙便不由陷入了沉思,随后,不知康熙想到了什么,他猛的站起身,一拳砸在了掌心。

“啊,对啊,保证你说的对!要是当初三藩之地尚有这样的民间小报存在,一旦他们那些藩王有什么异动,岂能瞒得住周边百姓?”

若是当初有这样的民间小报传递消息的话,康熙何以至于那般急切的要平定三藩?

康熙越想越激动,随后索性在殿中来回转起了圈圈,他冲着胤礽认真的说道:

“保成,你说的不错,这第一家报纸确确实实是应该由朝廷带一个好头!这件事既然是保成你提出的,那么,就……”

胤礽不等康熙把话说完,便直接警惕的后退了一步:

“别别别,汗阿玛!保成还要上书房读书呢!”

他是疯了才要给自己,把这么多东西都揽在手里!

虽然胤礽并没有后世那些话本子里所写的咸鱼想法之类的,可是他深知吃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贪多嚼不烂。

以他现在依靠手下产业赚取信仰之稳步上升的速度来看,已是非常可行。

至于办报纸这个容易得罪人掉信仰的事儿……他才不要掺合!

康熙并不知道胤礽的想法,可是,他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想了想后,觉得自己确实不能可着保成一只羊薅。

可是这个人选康熙一直还真没有什么头绪。

于是康熙深呼吸了几下,捂着自己因为胤礽三言两语而剧烈跳动的心脏,没好气的瞪了胤礽一眼:

“保成啊保成,你这是只管挖坑不管种啊!”

“哈哈哈,瞧汗阿玛您说的,保成这坑都挖出来了,种什么要是都让保成来操办的话,您就不怕那一天把保成累坏了?”

胤礽说的那叫一个委屈巴巴,可怜兮兮的,还真的勾起了康熙的慈父之情:

“罢了罢了,臭小子就会躲懒!报社之事朕已经记下了,只是,那驿站……”

胤礽听到这里,面色一整,对康熙道:

“汗阿玛,驿站之事兹事体大,保成并不建议开始办立驿站。”

“为何?”

康熙有些奇怪,他还以为胤礽每次的想法都是可以立马实施呢。

胤礽并没有因为康熙的眼神有丝毫躲闪,他镇定自若道:

“一则,如今大清各地即便全力铺就水泥官道也需要数年时间。骑马虽快,却运货不足,马车还需要进行改进。

二则,驿站需要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否则……汗阿玛总不想经历别人把兵器粮草快递但京城腹地吧?”

而这一切,按照胤礽的打算,应该在打下琉球方得以实现。

而就在胤礽又惦记上琉球之时,琉球也发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