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胡家家主摆下的这场小宴,受邀而来的宾客并不多。

同为暨云城的世家,几人都是从小就有来往,长大后在政务上也有所交集,志趣相投。

把这段描述翻译一下就是,大家都是干过实事的人,没有谁特别清高或者特别笨。

因此,座中人才提起一个引子,宾客们的思绪就发散开了。

“说起来,那一日的火石流星,正巧在韩贼攻城时出现,真是天佑太守、天佑我暨云城啊。”

“韩兄这样说,倒让我也想起一事。上次天显异象之时,我等皆是惴惴不安,太守却第一时间冲上城头,断定这天火是为襄助暨云而来。”

认真说起来,这推测其实有点捕风捉影,不大能放到台面上。

凡是机灵一些的将领,看到异样天象后,总会把它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解读。

至于“养殖场”三字,虽然之前从未有人这样组合过。

但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养育、繁殖、场地,太守把它们简化了,也不是不能接受。

硬要凭这点证据,就把天上的水镜跟云松之联系在一起,未免有些牵强。

但无论如何,众人心里都种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同时,大家也暗暗地做了个决定:如无必要,太守接下来要行的政令,还是不要起冲突的好。

正所谓,神鬼之事,圣人不言。

那面天上的水镜,来的可谓蹊跷;太守的这番变化,也称得上古怪。

只要耐心等下去,总会有人先沉不住气,他们又何必跳出来当出头鸟呢。

在天上,那面水镜仍然在不紧不慢地播放着“养殖基地”里的画面。

在那道浑厚男声的描述里,“小明”挑选过合适的鸡蛋后,便被派来看守孵化间。

孵化间的温度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小明”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次。

可以看到,水镜上面,被称作“孵化间”屋子四壁洁白,里面摆着至少上百排多层黑色架子。每层架子上都密密麻麻地码着鸡蛋,一眼看过去,简直是一辈子都吃不完的数量。

花厅外,胡琦和他的朋友们,对着这幅画面啧啧评价。

“粉漆涂墙,白玉铺地,玄铁为床。这样的居室,却只用来储存鸡卵,着实奢侈了些。”

其实,地上铺着的,只是普通的白色大理石瓷砖而已。

不过考虑到在这个时代,汉白玉也被当成玉来使用,这句“白玉铺地”的形容,倒也不算夸张。

除此之外,这群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儿们,也对这地方的设计感到迷惑。

“这地方不是叫做‘孵化室’吗,怎么没见到老母鸡啊。”

“这许多鸡蛋,他们要找多少母鸡来孵?一颗蛋要一只鸡,若是孵不过来,岂不是变作一室的臭鸡蛋了!”

“还有那架子……每层之间的缝隙那么小,鸡蛋又被放得十分高,母鸡岂愿意飞上去孵呢?”

每个提出建议的小郎君,说完之后都会先点点头,显然觉得自己不仅博识多闻,说出的话还精准地切中了要害,简直聪明极了。

如果他们能够听见,观看直播的农人或者主妇们此时都在说什么,想必要羞红了脸。

首先,土里刨食的庄稼人都知道,一只母鸡起码能同时孵十来颗蛋,并不是这群小郎君们想当然的“一只鸡对应一颗蛋”。

有的鸭子生了蛋不愿意孵,也可以混进鸡蛋堆儿里,找老母鸡代孵。

其次,有些经验丰富的庄稼人也很愿意讲讲,鸡蛋从自家炭盆里孵出来的奇妙故事。

“那天正好年节晌,我跟我家里头的那个走亲戚去了,临走前拿两颗鸡蛋和薯头放灰堆里煨着。谁知再进屋的时候,那小鸡竟孵出来了,湿乎乎地在灰里打滚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