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非常凑巧,秦三要听说他要投资影视作品,便说自己手头上正好有两个本子,他自己很喜欢,但是没有公司要投,连一百万的投资都拉不到,问霍千帆要不要看一看。

霍千帆要的就是这一类没有人要投的本子,他才能捡漏,因此当即说让他把两个本子和拟定的演职人员班子发过来看一下,秦三要听说有人居然对这两个本子感兴趣,也非常兴奋,立刻通过邮件把两个剧本和已经拟定的部分演职人员名单发给他。

霍千帆看了一下,发现两个本子一个是根据国内某著名作家改编的小说,而另一个则是编剧原创的,前者是隐喻性非常强的故事,而后者则是悬疑剧;前者导演是秦三要自己,主演定了国内一个一线男星和拿过影后但并不是特别主流的女星,从阵容上看就可以知道是一部肯定叫好的电影,当然,叫不叫座就不一定了;后者导演是秦三要合作过的一个国内二线导演,也不知道为什么秦三要不自己亲自上阵,大概是没有前者那么喜欢,演员还没有定下来,应该是秦三要还没选好。

他仔细看了两个本子,看完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确定自己要投的那个了——小说改编的太深奥,受众面窄,即便叫好,那也是导演和演员的事,他们会拿奖,但是对于投资商而言,基本上赔本的买卖,就算不赔,也不会太圈钱,这与他的初衷是相悖的,所以他不考虑这个本子。而悬疑剧的本子故事写得非常妙,很有特色,他几乎是看了一遍就被这个故事的悬疑性和情节的设置折服了,他相信,这个剧本无需太高的成本,但如果时机合适,会成为一匹黑马,说不定会得到高回报。

至于为什么别的投资商没看中这个本子,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悬疑和惊悚片在国内本来就是不被看好,因为制度和电影审查方面的限制,悬疑惊悚片是戴着镣铐跳舞,所以很难拍出好看的电影来,几乎是拍一部扑街一部,所以很多投资商在投资的时候基本上就不考虑这种类型的片子;其次,这个故事的确是个好故事,但是能不能把它拍出来却又是另一回事,更何况别的好、容易拍的本子多得是,所以许多投资商在这种方面会选择规避风险,也就不会在这个本子上冒险了。

但是霍千帆知道,秦三要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如果他亲自去监制,未必不能把这个故事讲好,如果再选择恰当的演员和班子,这部电影以小成本、小制作产出高质量、大利润也不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个公司并不是他一个人做主,所以当晚时候,他把两本剧本都打印出来给了江歧君看。

江歧君当了这么些年的演员,什么样的剧本好、什么样的剧本烂,他心底还是有点数的,所以拿到两本剧本之后、仔细读了一遍之后,他放下剧本,对正在给糯糯洗澡的霍千帆说:

“两部都好,但《心有魔障》更好。”

霍千帆一边帮糯糯把身子擦干,一边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你不是演员了,我也不是捧你的金主,我们没必要往拿奖的路上走,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又说,“我看了成本核算,最高不超过一千八百万,但是如果拍得好、营销做的好,几千万的票房不在话下。”

第47章

江歧君点点头:“我们现在是起步阶段,不奢求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溢,能够小有盈利已经算是成功了。”

“那就选这一部?”霍千帆一边说,一边给糯糯穿上衣服,糯糯开开心心地跑到他面前,在他怀里蹭蹭:

“爹地香香!”

霍千帆抱着他亲了一口:“宝贝儿真香,洗得真干净,棒棒哒!”

糯糯就咯咯笑着搂住他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