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回来的第三天,刚好收药材的人来了,乔茗茗正在吃午饭呢,又兴冲冲地跑去看收村里卖药材。

药材近千亩呢,又是一大笔钱。

乔茗茗看得都眼红,志斌叔收得也手软,无论收多少回他都手软。

去年年底的钱已经分完了,乔茗茗一家人当时在首都,钱是乔小弟帮忙收着。

即使去年修路花费不少,但她一家合起来依旧收到八百八十元,外加好几张全国票。

要晓得她去年农忙时可就没干活了,加上宁渝一整年都没挣工分,还能有这么些钱真真超乎乔茗茗的想象。

可见去年村里绝对有人家分到上千元,千元户终于在村里明面上诞生了。

回来的第四天,乔茗茗就去县城榨油厂。

榨油厂确实干得热火朝天,厂长是位退伍军人,据说天天睡在厂里,很是尽职尽责。

他打听过当地山柚油发家历史,所以对乔茗茗很是佩服,甚至问:“要不要在厂里挂个名儿?”

意思就是:不干活,只领钱。

乔茗茗眼睛都放光了,还有这种好事儿!

当然,她十动然拒……

不是她太矜持,也不是她太有原则,而是她目前户口在学校里。而榨油厂也算公家,公家对公家,这里一挂,学校指不定啥时候就晓得……呃,这时候学校对学生要求挺严格的,恨不得当你爹妈,算了算了,别平白惹出些啥事儿来。

乔茗茗颇为败兴,深觉得自己有时候就是和钱财无缘。宁渝能拿到几年的补发工资,她拿不到。如今挂名呢,还是不行。

第六天,连轴转好几日的乔茗茗又在家里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儿待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