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如果说还会产生黄曲霉素,就一定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像是公社的榨油坊,榨油桩内芯好几年没换过,乔茗茗一直对其卫生问题持保留意见,如今村里这个可以换内芯,这已经是尽最大能力去保证卫生问题了。

乔茗茗心说人找对了是真的轻松好多,许多事都不要她交代,人家董老三自己就能琢磨出来。

她问:“董三叔你准备啥时候搬到这儿?”

董老三想了想,大手一挥:“明天吧,明天也是个好日子,宜搬迁。”

乔茗茗又问:“是您自个来吗?”

董老三惊讶:“当然不是,我也是上有老爹下有儿子,中间还有妻子的人,又不是孤家寡人一个。”

他叹气,说:“我老爹死活要跟来,说我这德行没有放在眼前看着不成。不过他有粮本,还有退休金,哪里生活都行。我媳妇没事做,平时糊糊纸盒,还不如来咱们这里。”

“对了,”董老三想起啥似的,道,“你那鸽子到时候给我几头,我再让她种一屋子的菇,再开上几分菜地,足够她忙活的了。”

乔茗茗笑笑:“对嘞,这比糊纸盒纳鞋底要好多了。不过,你儿子呢,读几年级了?”

董老三皱眉:“十五岁,去年就高中毕业没读了。也是他运道不好被老子我连累,要不然他这成绩怎么说也能去罐头厂。如今就在收购站里晃荡,这书找找那书看看,也不晓得在琢磨些什么东西。”

乔茗茗感叹:“我也常去收购站,说不准我还见过他呢。”

成绩这么好,再忍个一年半载就好。董家成分还算干净,能参加高考。

“那您还是把人也给带来吧,我们村里知青多,知青院边上一水的大学生还有老教授,找他们说说话不比自个儿在废品堆里找书看来得强啊。”

这话有理,董老三听进去了。

隔天,他就把老爹媳妇和儿子给带来,包裹行李装满驴车,他的三个徒弟很上道,争着抢着帮忙整理,半个上午就把屋里给整理得整整齐齐的。

宁渝正巧回家,把在人家门口看热闹的乔茗茗给捎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