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何事,你说。”

刚得了大好处的翰林掌院现在看苏白十分顺眼,很是干脆。

“小臣想请掌院大人在呈递字典的时候,斗胆向陛下提议,准许翰林院开办民间邸报之事……”

没错,苏白敬献字典的目地,就是为了拿到开办民间邸报的负责权。

舆论的力量相信现代人是最有体会的。

古代人虽然也意识到了舆论的力量,但由于通讯不便,认知还不够强烈,那些皇子们在民间散发消息时,使用的都还是最传统的口口相传,并没有想到利用报纸的作用。

当然,没想到的主要原因,也有古代纸张太贵的缘故。

不过这些对苏白来说并不是问题,相信陆隋那边很快就能解决,所以他们得趁别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拿到掌握舆论的权利。

这就是苏白想出来的曲线救国之法。

陆隋在朝中的势力,完全不能跟其他皇子相比,现在经营势力也比较艰难。

与其费尽力气去拉拢朝臣,还不如掌控天下舆论,到时候再配上一把木仓杆子,拥有皇帝支持,这政权不就到手了吗?

这也是苏白为什么要继续留在翰林院的原因,因为办报纸需要文人,翰林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有文化的才子。

翰林院对办民间邸报没什么意见,主要就是邸报纸张怎么办?国库的银子是不可能随便花在没有用的地方。

“纸张的问题我可以解决,不需要国库拨太多银子。”

“我觉得让翰林院来办民间邸报,一来可以让翰林院闲置的进士,都能有事情做;二来,我们可以在民间邸报上发布教化民众的故事和言论,让百姓们不再无知,岂不是翰林院一份功劳?”

苏白积极劝说。

他说的简单,但以翰林掌院的学识,只是稍微一提点,就可以发散思维,明白其中代表的意义了,这哪里是在教化百姓,分明就是翰林院扬名的机会啊!

翰林院在朝中,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越高大,他这个做掌院的,自然也就更有面子。

“好好好,苏编修此言有理,老夫这就去找陛下!”

翰林掌院激动得红光满面,急得半刻都等不住,风风火火的就跑去找皇帝邀功了。

与此同时。

陆隋也终于从工部出来,带着一盒纸张,和更加先进的造纸工具,找到了乾文帝。

第79章 系统成灾(42)

翰林掌院去找乾文帝邀功的时间非常巧, 正好是陆隋去跟乾文帝汇报廉价纸张工艺的时候。

技术是陆隋最为擅长的东西,他当然要用自己擅长的东西, 来当自己储位之争的筹码。

读书人在古代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 廉价纸张就是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利器,所以陆隋第一个发明的东西,就是廉价纸张技术。

当然, 也有配合苏白开办民间邸报,掌控民间舆论的意思。

解决了纸张昂贵的问题。

翰林掌院再提开办民间邸报的要求,就比较简单了。

看在翰林院竟然做出字典这般意义重大的东西,乾文帝龙心大悦, 只是稍稍思考后, 便同意了由翰林院负责“民间邸报”的开办事宜。

第一负责人便是掌院,第二负责人则是苏白。

翰林掌院也不是那种完全没良心的, 得了苏白分享的好处,自然投桃报李, 看出苏白想沾手民间邸报, 当然要提他的名字。

毕竟他要是将大半功劳都占了,还不提给自己好处的人, 传出去以后下面的人谁还敢给他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