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于是他学着别人的叛逆,强硬地与父亲对峙, 毅然决然离开陵城去到偏远的平安县城, 他想要找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人生。

少年人总是满怀热忱与勇气。

那时候的郑青山觉得, 自己可以摆脱父亲的路,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年他为陈骄写下同学录那句话时,不仅仅是对她说的,更是对自己说的。

“可是,我不如你,没有做到。”郑青山嘲笑了一声,他笑的是自己。

他松懈下来,仰躺在车椅上,长睫之下滚动着萧瑟。

这是陈骄第一次在他的身上看到这样的神色,像一叶舟,孤单落寞地往前行着。

陈骄朝着他靠过去了些,问他:“后来呢?”

后来,他为了摆脱父亲为他定下的人生与未来,他两次创业到了如今的地步,虽然比不上家族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庞大产业,但这对郑青山来说,无疑是格外成功的。

他认为的成功,在母亲对他说的一句“已经好久没见到你了”后,让他察觉到,自己走的这条路,似乎与父亲没有什么不同。

越来越多的工作,无法掌控的时间,更可怕的是,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不能放弃与逆转的。

资助福利院与各种慈善事业,成了他与父亲最大的差别。让他觉得,这样走下去,也并不是没有意义。

郑青山:“那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意义。”

郑青山一直极会藏匿自己的心思。

但在此时此刻,公交车贯穿了整座城市,他将自己掩藏在深处的情绪传递给她。

一个鲜活的郑青山仿佛就站在了她的面前。

而他说的那些过往,仿佛与平安县的种种都串联了起来。

那种微妙的联系,让陈骄觉得,自己也参与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