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

要是以前于小丽还省,现在都有了大奔,还省个自行车干嘛。

出来玩嘛,自然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走了没多远就是一家典型的国有商店——友谊商店。

三人拐进商店里头,里头好歹暖和了点。

全国的友谊商店几乎都是一个配置。

一楼是卖电器的,二楼是卖衣服的柜台,八十年代的售货员态度很拽,看见这种外地口音又带着孩子的游客,更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这年头售货员服务员打顾客都不稀奇,于小丽看好了两个叽叽喳喳的孩子。

“妈妈,这个这个,这个好看。”

“小姨,我要那个”

南北方的差异很大,衣服的风格也不一样,两个孩子看到什么都稀奇,这些小孩子一凑近就要在玻璃柜台前摸来摸去的,售货员翻了个白眼,凶巴巴的:“看就看,不要摸。”

两个孩子吓得顿时不敢说话。

碰到这种还没有办法。

给两个孩子挑的都是最好看的,一人一身厚棉衣,两条厚棉裤,小孩子裤子比鞋子容易脏,棉衣可以在外头套袖套,裤子弄脏了不能凑合,正准备买鞋子的时候,有个大妈热心的拉住了她:“你们南方来的吧,要买厚棉鞋别在这里买,外头胡同里头转转,小巷子里面做的鞋子比这质量好还暖和。”

原来北方也有这种“不要票”的鞋子衣服卖的。

于小丽给孩子们换了新衣服,又买了几双南方买不到的厚袜子,给孩子们换上了,总算不嚷嚷着冷了,可两个孩子盯着柜台上的小手套,又挪不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