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郝运的气息不善,郝鑫也不想这个时候去触霉头,干脆沉默了。

接下来,等待的时候很安静,两个人一个一直站在门口,另外一个则在墙角玩刀。

郝鑫站门口。

郝运玩刀,玩的还是郝鑫刚拉出来的刀……

郝鑫期间看了郝运好几眼,明智地选择了沉默。那阴森的表qíng配上那把银亮的刀,让他有种刀锋在心脏边缘割过的危机感,还是不要开玩笑的好。

郝运虽然在玩刀,可却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计划,偶尔思路也会跳到郝鑫身上,那时他就会看上一眼郝鑫的背影,那种谨慎的气势和老练的动作,给他一种对方在战场沉浮了数十年的感觉,可问题郝鑫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那么……是什么时候变的呢?这个疑问从喀麦隆一役后就从未消失过,只是他问也问过,诈也诈过,想也想过,可答案依旧是未知。

凌晨4:50分,门被人从外面打开了。

郝运的人来了。

郝鑫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全副武装的弹匣。

潜入这个后备营地对于他们这些职业佣兵而言再简单不过,何况是“银之战争”最精锐的第一小队,甚至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就放倒了视野所见的敌人,据说就连监控室都被掌控了,可以说是完全占领了这个区域。

离开那个房间,郝鑫才知道,这是沙漠深处的一个山丘,房子就在山体内部,或许这里只是个训练基地,是临时征用,所以安排来看守的人并不多。

这里还关押了两个人质,一个是法国记者,一个则是跑来战区自己作死的澳大利亚游客。

接下来郝运很忙,对俘虏挨个审讯,同时还要联系黑手党和欧盟军队,进行一次大联合的营救行动。当然,黑手党的人将会最后到来,他们的工作是剿杀和清扫。这是三方最后私下里达成的协议,对外界不可宣,所以法国记者被很好的监管了起来。

这一次,郝鑫被郝运邀请到了作战会议室内,似乎因为郝鑫这次决然的做法让郝运有了一定量的觉悟,他必须将郝鑫放在一个更加对等的位置,而不是被保护者。

郝鑫也能够看出郝运的思想转变,也积极地抓住了这次的机会,当最后问到他的意见时,他指着沙盘的一处说:“这里再设一个狙击点吧,或许我无法近身ròu搏,但是远程狙击却是我能够拍胸口保证的本事,而且你们看,这里是你们战略安排的唯一死角,那里需要人。”

郝运蹙眉,在脑袋里又验算了一遍,不得不点头了,他承认郝鑫说的很对,那里确实有个很小的死角,虽然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战力足够,确实需要安排一个人。

清晨5:40,特别营救小队成立,向东一路出发,将在二十分钟内完成战略部署,6:30整准时打响第一枪!

“银之战争”在这场营救行动中的角色最危险,他们将成为先头部队潜入敌方军事区,并且寻找人质被关押的地点,直到他们发出信号,总攻才会开始。

也正这样,郝鑫一边承担着风险,一边从欧盟身上狠狠挖了一笔,也算是在为他的佣兵团再获得了一次丰厚的收入。

“银之战争”的人确实厉害!郝鑫在到达自己的狙击点后,一路通过瞄准镜观察,不得不承认这个第一小队不愧是梦幻小队,敌人所在的这个基地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军事区,防御强度极高,可耳机里却不时传来各个明哨和暗哨被发现声音,郝运要求队伍能避则避,不能避的则由狙击手一枪毙命,而突击组的人则会在敌人被命中的下一秒接住那瘫软的身体,两个人一组,迅速的将人拖到隐蔽处,如利刃般从左侧撕开一条路,刺入敌人的心脏。

突击组到达一个区域后,开始分散寻人,总计十一人,郝运身先士卒,赫然在列。

郝鑫并没有被安排更准确的任务,说明白点就是个救场的,所以郝鑫的瞄准镜就一直摇晃在郝运的四周围,直到看不见才会偶尔看看其他的地方,可是当他再发现郝鑫小分队的踪迹时,目光自然就再次锁定了。

当然,再梦幻的团队也不代表他们会魔术,虽然尽量押后了被发现的时间,但是潜入开始十分钟后,第一声枪响划破了长空。

“砰!”

寂静的夜,被打破。

战争开始爆发,基地里警报长鸣,几个突击小队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堵截的敌人,郝鑫开始全神贯注的观察,狙掉了好几个试图从房顶绕到郝运身边的敌人。

基地里似乎发现了某个狙击手的位置,一枚火箭弹从一处阴暗的角落飞出,落在了某个狙击点,郝鑫祈祷那名狙击手能够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