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道路封闭,天唐木轨禁止外人通行。黄太吉这个考察团只能走小路,从沿途大量村庄城镇缓缓前进,三四天的时间也没走多远。不过这样慢慢走,黄太吉还是发现奇异之处。
由于大量施工人员需要吃喝拉撒,大米小麦之类的主粮可以从后方运,蔬菜鱼肉往往就地采购。看过工地民工的伙食,黄太吉等人都惊呼不敢相信别说女真人喂奴仆了,就是汉家地主养长工也顶多米饭吃饱,荤腥是极少见的。
农户人家往往会在家里备上一小罐猪油,遇到农时要犁地插秧收割等重活时才拌饭吃,以此保证体力,否则真的会累死。可革命军的工地伙食好的过分,连黄太吉都觉着过分。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工地附近的农户人家居然很乐意将自己饲养的鸡鸭送来。
每一个工地就是一个小集市,能在工地上干活的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财主。他们按月领取薪水,就有消费的能力。虽然大多数也是穷人,舍不得花钱。可只要他们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就能制造一个繁荣的市场。
每个工地上都能看到挑担买菜的农户,工地上的如桑全来般的工头会跟他们讨价还价。还会有一两个吆喝的货郎,售卖各种最便宜的货物,为民工提供服务。甚至还有几分钱就能爽一次的娼妓出没,到处招揽生意,于野地树后就把事给办了。
造价几十万上百万银元的天唐木轨除了大量的建材采购,薪资支出也是很大的一部。这些钱就借助工地上一个个民工流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极大提升经济发展。让底层老百姓自然而然的依附到革命军周围。
“为什么来的都是农户?那些乡间的士绅呢?”谷元纬的印象里,像这种赚钱的事必然是一个个盘踞乡间的士绅,乡老,族长,官吏来组织。断然没有让单门独户的泥腿子占这个便宜。
“没有什么士绅了。”刘福成哀叹道:“不是逃了,便是死了。革命军最狠的便是这一点,他们毫不留情的派兵来,杀人如割草。
以前我也看不懂,总觉着这革命军没了士绅支持必然不长久。可现在没了士绅,竟然连敢反抗他们的人都没了。那些泥腿子得了好处便不知多欢喜,朝中大臣都直言看不懂。呵呵,他们哪里是看不懂?他们分明是不愿意看。”
刘福成说完,谷元纬便是默然。只有黄太吉看着小小工地,小小的集市,以及那些为几厘钱而欢喜的泥腿子,连连长叹后说道:“这便是治国呀!”
第0445章 小本本
连番接受思想冲击后,黄太吉好像变得务实了许多。恨归恨,可他专门在半路的一个镇子停留了一天,只为向刘福成虚心求教。两人讨论各自对革命军种种政策的看法,双方观点对撞,还真是很有收获。
刘福成这人路子广,见闻确实多,来自社会各界的信息非常充分,各种视角的观点和心理都能说。他跟黄太吉聊了一整天,竟然被这位四贝勒引为知己。后者甚至生出几分招揽之意。
“若要强军,必然要先富国。若要富国,光靠耕种显然不行,还需商业繁荣,货物流通。而要富国强军,势必需要吏治清明,对百姓要多加优容。”黄太吉还认认真真的写个小本子,记下了自己此行的观察和思考。其中有些话他说不来,要靠刘福成和谷元纬提点。
“我回去定要多多招揽汉家士绅。这革命军弃之如敝屐,我大金定视之若珍宝。重用汉臣,定能大大提升我大金之国力。”黄太吉话里话外都在谈自己的治国理念,希望得到刘福成的认同。
刘福成这人滑头的很,他对优待士绅是认同,可对于黄太吉的招揽却顾左右而言他。他在大明待的好好的,吃饱撑得也不会跑去给女真人当奴才呀。他甚至话里话外对谷元纬暗带嘲讽,觉着这家伙居然混的给一帮蛮子当奴才,真是脸面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