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革命军’的种种奇异之处,锦衣密探说的口若悬河,唾沫星子直飞。孙元化听得更是心驰神移,几乎当神话在听。尤其是那什么播种插秧机,那都是孙元化无法想象的。可听到半个时辰插一亩地的秧苗,他表示自己绝对不相信。
“天下皆知种地的辛苦,千百年来从未变过。若有半个时辰插一亩地的物件,这就是神器了。”孙元化摇头摇头再摇头,“这若是真的,从此种地易耳,百姓不再辛苦,实乃泽被当世,造福苍生。”
看孙元化摇头,锦衣密探也没了脾气,“大人,这事别人跟我说时,我也不信。天下若有这等好东西,可省下老大事了。我家过去也是农户,每年春耕都极其辛苦。一家几代人下田播种,真是要把人的腰都累断。可现在那机器就在地里推着走就把活给干了。
我听说那机器还只是什么试验品,后头还有犁地播种一体的机械,更加省事。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去城外的集体农庄看。反贼对这事不但不遮掩,反而极力宣扬。说什么鼓励‘发明创造’,要让工匠从过去的苦哈哈变成有钱人。”
“还能当场看?如果此事是真,孙某定要去亲自去瞧瞧。若是能偷学到其中窍门,我当为圣上敬献此宝。半个时辰,轻轻松松就伺候好一亩地啊,世上怎么会有这等好东西?”
孙元化听得心头砰砰乱跳,暗想自己这次来天津是来对了。他精通西学,于机械铸造之道有所擅长。只要能偷师学艺,他还真有可能搞个大明朝的自强之路。
第0424章 人才最重要啊!
孙元化的老师徐光启很牛逼吗?
请跟我大喊四个字——《农政全书》。
这本书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农学书籍,没有之一。
作为人生巅峰达到礼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徐光启竟然写了一部如何种地的书,这在古代士大夫中是极其少见的。关键是人家写的还特别好,这是个真正实干的大才。
虽然1617年的徐光启还没写这本书,可他已经写了许多别的农业书籍,为《农政全书》打下基础。因此作为徐光启的弟子,当孙元化得知‘革命军’在种地这事上很有成就时,他其实是非常不服气的——这伙反贼再牛逼难道还有我老师牛逼?我老师可是真正懂行的。
‘革命军’大兴教育,有教无类,可这在孙元化看来也是不服气的——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何’这个词就是徐光启确定的,这本书过了四百年后都还是中小学生必学的课程。
(插一句,欧几里得生活在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275年的古希腊,当时的中国是春秋时期。这个人真是妖孽,他在两千多年前就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中国要在一千八百多年后才引进了这些知识。)
徐光启在天方面同样成就不凡,他在老年时期编制了《崇祯历书》。所以孙元化不觉着‘革命军’给平民教授的知识能超越他的天才老师——徐光启放到现在都是最顶级的科学家,在农学,数学,天方面造诣精深,他甚至还懂军事。
而作为徐光启的得意弟子,孙元化又是什么人?史书上写他‘学贯中西,绝世聪明,于古今远近之书无不读’,只可惜他死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