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辽东苦寒,霜雪天饥民妇孺多冻饿而死。周爷每见于此心中不忍,慷慨解囊,花费万金救助百姓,立粥棚,建医院,办工坊,招匠人。活命无数,是为万家生佛。

北地乱世,盗匪恶贼多如牛毛,至商旅难行,小民困苦。周爷愤而挺身,手中三尺青锋杀得人头滚滚,胯下狰狞狼骑保得一方平安。

武功高绝,术法通神,以至一拳破地,震慑宵小。此等至仁至善至强之英雄,横行万里,所向无敌。其恩如海,其威如狱。当得世人楷模,天下第一!

也亏得周青峰在抚顺真的做了不少好事,如此夸赞的言词传出来,普通百姓竟然不觉着丝毫诧异,反而感到理所应当。甚至有些人只知道周青峰之名,却不知道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等着这一番主动的宣传,叫百姓知道这辽东抚顺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英雄少年。

如今之世,贪官横行,恶贼遍地。老百姓生活是极度困苦,他们虽然愚钝却也盼着出个救星。这个救星最好能给吃穿,给活干,还能保平安。种种要求落下来,不少人竟然觉着这天下第一的辽东周青峰定然是个不凡之人。

时势造英雄啊,在这个豺狼遍地,百姓哭嚎,风起云涌的时代,人们在期待英雄降世,渴望救星出现。正所谓: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如今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大圣何在?!

第0251章 积极分子

辽东周青峰的名声越响,来看抚顺城西那个大坑的人就越多。甚至有人从沈阳跑来,只为能站在大坑前看一看,到大坑那条街的茶馆坐一坐,听说书人谈谈这不凡少年的事迹。

可大坑展示也就几天,周青峰就下令把这个坑给填了。对此好些人都劝不要填,留着提升人气。可他不听,觉着宣传差不多就够了。这大坑阻碍交通,必须填。

乔雪年手握一把铁锹站在坑前,对着大坑愁眉苦脸。今天是他的义务劳动日,工作就是填坑。昨天下了雨,坑边的泥巴稀烂,坑里甚至有不少积水,看上去确实不如初见时吓人。坑边还有一群人正在作画,为首的是行政司人事教育科的蔡志伟科长正在忙碌。

乔雪年带着铁锹过去瞅了几眼,就看蔡科长正在画这个大坑以及周边道路和房屋。街道上一大堆人也是看稀奇。真的大坑看腻味了,大伙这会全挤在蔡科长身后看画的,时不时还点评一番画的好不好,像不像。

蔡科长这两天的日子不好过啊。

周青峰回来当天就把城西所有行政干部集合起来点名训话,一来安抚情绪,二来提升士气。只是他离开一个多月,有不少意志不坚定的人都跑了,缺席会议。蔡科长就是其中之一。结果周大爷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把他从人事花名册上划掉了。

蔡科长其实是带着他在抚顺娶的老婆回沈阳老家了。等周青峰回来的消息像阵风似的吹到沈阳,这位仁兄又心急火燎的跑回来要求官复原职——可想而知周大爷不会给他好脸色,还留守的所有行政干部此刻都觉着自己高人一等,分外看不起半途逃跑的蔡科长。

只是不得不说蔡科长是个干部呢,人家在回抚顺的时候就已经盘算好了。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着七八个沈阳来的落魄书生一起来的——人家美其名曰到沈阳为周青峰招募人才,未能迎接老大回归,也因而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