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肉蛋奶

可是看着周围吃饭的人,大部分都是车把式或者商队的伙计,这确实是普通百姓吃的东西。

河西的百姓生活质量已经这么高了吗?

李泌疑惑的看着周围,这是开元年间的长安才有的景象吧?

“这里的老百姓都能吃上胡椒了吗?”

在热火烹油的开元年间,李泌确实在长安的餐馆里吃过胡椒做的菜。

只不过时过境迁,长安的繁华已经成了梦幻泡影,却没想到在河西这个小小的集市上,都能吃到胡椒调味的菜。

张天伦说道:“胡椒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现在西域胡商带来的胡椒都卖不掉,价格一降再降,现在胡椒在武威都跌成白菜价了。”

张天伦继续说道:“而且这些都是炸过花椒油的花椒渣,不值钱。”

张天伦说道:“今年大豆丰收,河西尝到了种植大豆的甜头,明年肯定要继续种了。”

“估计日后提起豆花的起源地,就不再是巴蜀而是河西了。”

李泌听不懂张天伦这些莫名其妙的话,他疑惑的问道:

“大豆虽然好,但是不种植主粮能行吗?”

张天伦说道:“河西的气候适合种植大豆,大豆的用处可多了,豆渣用来喂牲口也是最好的,虽然比不上玉米高产,但是也是不错的饲料作物了。”

“现在河西的养殖发展的不错,明年大豆还有更多的需求。”

虽然李泌并不能完全理解张天伦跳脱的思路,但是听到畜牧业之后,李泌皱起眉头问道:

“民以食为天,不种主粮光种吃不饱的大豆?我们汉人可不是食肉的胡人,而且胡人少汉人多,河西这么多人口,靠吃肉能养活吗?”

李泌的态度变得严肃起来。

李泌的眼光依然是在传统儒家的框架下,在他看来,汉人吃粮胡人吃肉的习惯是上天决定的。

土地里的粮食养活人口,牛羊的肉只是补充,却不能当做主粮。

李泌的想法是,这是建宁王为了上层食肉,而故意剥削百姓种植大豆饲养牛羊的。

这下子李泌对建宁王的印象更差了,这样的皇子难道是大唐的幸运吗?

张天伦却说道:“我大唐子民也有吃肉蛋奶的权力,虽然现在河西的畜牧业只能做补充,但是现在已经有的乡里开始尝试规模化养殖了,现在河西的小学已经开始给学生提供牛奶了。”

“规模化养殖是什么?小学又是什么?”

张天伦说道:“规模化养殖就是尽可能养殖更多的牲口家禽,我听说武威城边上的一座养鸡场,一座养鸡场上养了上千只鸡。”

“光是那一个养鸡场,每天就能给武威城供应几千只鸡蛋。”

“至于小学,那是建宁王殿下在整个陇右推行的政策,凡是州府和县城,都已经开办了小学,教育孩子识字。”

李泌倒吸一口气,在每个州府县城都建设学校,建宁王好大的手笔啊!

唐初的时候,太宗皇帝也曾经想过建设学校。

可是最后算下来成本太高,就连州学都没能建成几座。

最后只能在长安搞了一座太学。

到了高宗时期,又在东都洛阳建造了一座太学。

没想到建宁王在陇右搞成了小学,就算只是教授百姓读书识字,那也是能够得到后世读书人赞叹的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