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不能为所欲为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776 字 3个月前

那就都生死难料了。

反正已经如此,还不如留在这里。

写意见冉氏摇头,便吩咐了西江月两个几句,先带她们离开,自己出了后宅这边,来到内宅前院。

朱塬已经开始用餐。

还有,梧桐再次跑来,这次不止拉着暖娘,还把昨天刚进宅子的祝二娘一起带了过来。

还告状,说是自己的师父,和自己一样……能吃。惹得祝二娘脸庞通红,明显想要跑走的样子。

写意等梧桐巴拉巴拉说过一堆,又从这里带了一笼包子离开,才提了下刚刚,除了那俩,另外还有十八个。

朱塬只说抽空再看。

写意于是继续,关于接下来的年节安排。

先是今天。

大宅内已经又进行着扫洒。

祠堂那边,也是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朱塬稍后需要亲自去看一下。

另外,朱塬昨晚临时想起了一件小事,压岁钱,要用红包包好,写意已经让人去做,不是后来的那种纸制红包,毕竟这年代的银钱可不是纸钞,因此打算做成红布小包,晚间之前就能完成。

再就是比较重要的两件事。

午前要赶去皇宫。

明天是正旦大朝会,而今天,老朱吩咐的,中午安排了家宴,不过,大概也就那么几家。

再就是,家宴回来后,就要开始祭祖。

这两件大事结束,傍晚时,乔旺、陆倧等等大宅的内外管事会过来给朱塬拜年。

再然后,就是明年。

晚间还要早睡,明天要去参加正旦大朝会,以及,同样还有一直持续到午后的赐宴。

初一之后。

初二日,计划和老朱一起‘微服私访’,屠户的门店已经找好。

然后,就没了。

方国珍之前提议朱塬请宴一番,开始也觉得或许可以,但,斟酌名单的时候,才发现,实在太难。

有些事情,真不是一个‘清者自清’就能行的,到底还是打消了念头。

若是有时间,只打算再请方国珍来一起钓鱼。

这肯定没问题。

老方已经没野心了,权力也没有,当一当朱塬这个旁支郡王的钓友,不会有人说什么。

相比起来,若是大咧咧地请一帮尚书、侍郎乃至各级文官武将过来,即使老朱对他足够信任,也难保不会被有心人念叨几句。

念叨多了,终究不好。

朱塬是真没想做什么,因此,就更不想让人误会自己想做什么。

写意说完事情,朱塬也吃过了早饭。

时间才九点半。

宫内的家宴午正开始,也就是12点整,朱塬10点半准备,11点出发,就没问题。

于是还有一个小时时间。

先去了下祠堂那边。

去年没有祖宗可以祭祀,今年有了。

除了老朱二哥一家,再往上,就和太庙里的类似。自己假冒人家二十三世孙,预计要得一个郡王爵位,这么大便宜,祖宗换了……也就换了。

看完了祠堂准备,写意又说起。

早上的时候,宋廉让人送来了下一期《大明月刊的初稿,于是回到正屋的书房,开始行使总编的职责,最后审阅。

主要的一些文章提前都有过讨论,还看过一些初稿,基本略过。

朱塬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个月积累的一批‘豆腐块’。

就是‘时政要闻’板块里一些一略而过的简短信息,主要是人事任命,诸如某个被弹劾而罢免的吏部侍郎,诸如汴梁新换了知府,诸如几天前才刚刚确定的汪广洋即将从山东行省参政转任陕西行省参政。

熟悉朝堂的人,从这些看似让普通人一头雾水的人事任命当中,就能看出许多脉络。

比如派系斗争,比如朝堂走势,比如皇帝心态,如此种种。

朱塬这次看到的,是一个字。

稳!

相比上月十部确定时的大规模任免,这一次,最大动作的一次调动,就只有汪广洋从山东到陕西。

当然,这次的‘稳’,其实是与原本的时间线对比。

曾经历史上,这一日时期,开国了,要享富贵了,开始争权夺利了,于是,洪武朝堂堪称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