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未来(五)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743 字 3个月前

啧。

麻木、愚昧、落后……要不然,你为何在我脚下呢?

看吧!

多么通畅的逻辑!

所以,记住!

这些根本之上,再多的冠冕堂皇,都是扯澹。

再说‘吨’。

曾经的1吨当然是2000斤,不过,朱塬可不打算这么别扭地原版引入,他需要更简单的十进制。

因此,不只是1吨等于1000斤,朱塬还希望接下来对‘石’或‘担’,以及当下的1斤等于16两,乃至其他各种计量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十进制规范。

秦始皇做的那种。

当下的花园内。

重新强调了一次自己想要推广的全新重量单位,朱塬接着道:“我们当下拥有的最大船只,5000料海船,不考虑风险,极限满载能装5万石粮食,再加上船员和澹水等等,它的载重,按照我刚刚说的‘吨’计算,大概有1万吨。这已经非常庞大。然而,相对于我们大海的广袤,这远远不够。将来的蒸汽时代,或者再往后,大明应该造出10万吨甚至100万吨级别的大船,这样一艘船行在海上,就相当于一座海上城市,若它是一艘军舰,那么,就是一座能够移动的攻防城池。”

再次停顿,给众人幻想空间,朱塬继续道:“或许又有人疑惑,我们需要这么大的船只吗?答桉,当然是肯定的。”

说着示意演示板上的一些描绘:“超级载量的船只,一方面,可以用来捕鱼,而且,还不止是捕鱼,一艘船,还可以将整条产业链装载其上,从捕鱼到加工,甚至还可以进行周边养殖,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船只在渔汛季节不必频繁靠岸,同时,还能够不必担心补给地航向深海。这里,还说刚刚的世界地图,咱们目前的海捕区域,只是近海的两三百里范围,而大海纵深动辄万里,想要获取深海资源,能够满足一次出海数月不必靠岸的超大船舶,就是必须。”

这么说完,朱塬跟着点向下一个:“再说海运,大家可以再想像一个画面,将来,一艘20万吨级别的货运大船,三天时间,将100万石江南的粮食运往长期缺粮的北方,那将是什么场景?而且,船只到了北方,也不会空船而回,咱们还可以把北方的木材、矿产等资源,运往南方。这又回到刚刚铁路一节,‘经济之学’中‘分配’一道的‘区域性的资源分配’。传统的海运,因为载量相对较小,成本其实是很高的。就像我研究过的前元资料。元朝海运,南方一石价值1两银子的粮食,运到北方,各种成本加起来,价格至少翻三倍,而我们现在的漕运,综合成本,其实也并不低。若是能够实现超大载量海船的运货,相对来说,因为距离较近,运输成本几乎可以摊薄到忽略不计,南方1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到了北方,基本还是1两银子一石。呵,这算一个超前提醒,各位将来如果要做些粮食生意补贴家用,我看就算了吧。”

大家都配合地笑起来,就连老朱也咧了咧嘴。

朱塬很快继续:“再说速度。当下我们的海上漕运路线,明州到直沽,大概3000里路程,传统帆船,即使一路顺风顺水,往往也要一旬时间才能抵达,如果风向不对,最长可能要一两个月。现在,蒸汽机船,不仅会突破载量限制,最关键的,还是它能够突破速度限制,并且,可以让我们的海运再也不受洋流、季风等自然因素牵制。我的较为初步的一个设想,和蒸汽火车一样,蒸汽机船,至少也要达到日行千里的距离。那么,3000里的海上漕运,到时候,只需要三天时间。再考虑相关的载重,这将彻底解决大明南北之间的‘区域性的资源分配’问题。”

朱塬说到这里,现场一片沉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