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百密一疏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471 字 3个月前

朱塬还在明州时遥控参与设计的款式,类似后来课堂的课桌,双人座,桌面下带一个置物格子。

最初还有些担心。

之前学校计划招收的学生规模在万人左右,这就意味着,只需要大概5000套桌椅,然而,这次考试,却不能双人坐一桌,而是一人一个,这就需要16000多套,转眼三倍多的差距。

最初还以为需要从各方面搜罗桌椅,以供这次考试。

结果是,确定了科举,提前又吩咐下去,当下,只是这金陵大学,桌椅储备量,就达到了20000套。

绰绰有余。

而且,还不只是桌椅,半年前开始建造的校舍,当下,校园内总计519栋各类房屋,大大小小的间数超过了2700间,这也比最初规划的2000间房屋要多很大一截。

其中一半是宿舍。

还是朱塬亲自规划,按照后来的大学宿舍模式,标准的双人床,虽然普遍都是单层房屋,但因为房间大小也普遍比后来的宿舍大两到三倍,一间屋子可以放6到10抬双人床,也就是说,最多可以住到20人,这还是条件相对宽松的情况下。

除了双人床,宿舍内还会有摆放书桌衣柜的空间,至少也确保每人一个座位。

全部计算下来,只是宿舍,大致就能容纳接近20000人。

因此,这一次,大部分考生,乃至少部分陪同家属,抵达金陵后,免费住到这边,甚至都不用动用教室作为临时的宿舍。

再就是,除了日常饭食供应,这次考试,即使是文具,也由学校免费提供。

比如第一场的数学。

除了每位考生提前发放三支铅笔和一把裁纸刀之外,还有一套圆规尺具。

下午的策论,计划也会非常宽松。

你想用哪种文具,就用哪种文具,炭笔,钢笔,毛笔,都可以。

朱塬的目的,是鼓励前两者。

总之,所有这些,从房屋到家具,从饭食到文房,全部都是两个字,宽裕。

广场上。

朱塬很是感慨地望着四周越来越进入位置的考生,又得到消息,老朱一行已经在赶来的路上,预计会在开考后抵达。

这也无所谓。

当下,想让皇帝陛下在开考之前公开与一万多考生说几句话,不现实,老朱也不是在意那些个流程的人。

这么与神情疲惫里又透着亢奋的陶安和钱用壬说着话,眼看着学生逐渐坐定,时间,算起来,过了八点半,开始有便装的军卒押送缝合在麻布袋内的试卷进场,负责监考的另一部分朝廷官员和便装士卒也提前将草稿纸发下去,每人两张。

忽然一人走过来。

手里……拿着一只算盘。

对三位主考施礼过,这位礼部官员才将算盘奉上:“大人,这……下官觉得,还是要过来问一问,不少士子都带了算筹、算盘等物进场,可是允许么?”

正在说话的三人见状,顿时面面相觑。

就要开考,到底还是发现问题。

朱塬也想起,之前巡看的路上,也见一些考生手里拿着一些算筹之类的物事,倒是没多想。

朱塬潜意识里其实是不反对的。

算盘也算是文具的一种。

当下却有一个问题。

主要在于,这算盘能够加快考生的计算速度,相对来说,对于没有算盘,或者算筹的考生,就是不公平的。

虽然吧,朱塬也觉得,如果把自己那本《数学基础学好,笔算比珠算可能还要更快,但,现在的问题是,这就会造成一种潜在的不公平。

“百密一疏啊,”朱塬拿着手中算盘,感慨一句,与陶安和钱用壬简单商议,就做出决定,对那位官员道:“立刻通知下去,说我的原话,为了确保公平,请考生上交所有携带的算盘、算筹等计算工具,这一次,只能用笔算。”

这么吩咐完,等那官员匆匆下去传令执行,朱塬摆弄手中的算盘片刻,笑起来,转向陶安两人道:“这是好东西啊,之前忽略了,不过,等考试之后,也要吩咐下去,打造几万只,全校师生,每人都要配一套。”

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算盘的算力,相对来说是很强大的。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关于原子弹制造,其中一些数据的运算,都是科学家用算盘硬生生打出来的。

普通人或许感受不到,但,数学的运算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生产力’。

就说核武器的研制。

通过强大的运算能力进行模拟,对比在现实里直接核试验,成本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