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大海是块田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561 字 3个月前

壮丁和兵卒,毕竟是有区别的。

老朱可不想要百万级别一冲就散的土鸡瓦狗。

不仅如此,近日反复斟酌这段话,老朱还举一反三地想到了更多,虽然其中大部分措施还是需要将来徐徐图之,最好先让那孩子参谋一下,但,未来该怎么做,他也有了一份逐渐明了的思路。

正思索着,侍臣来报,闻造求见。

不是让去接人了吗,怎么这么快又回了?

疑惑中,老朱让人把闻造带过来,听闻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不愿意回金陵,顿时生气,当然不是生那孩子的气,而是生华高等人的气。

他年纪小,你们就不知道劝劝?!

好吧。

就是这么偏心。

接过闻造这次带来的唯一一份文稿,老朱一边还想着,稍后要亲自写封信,再派个得力之人跟过去,一定要把那孩子带回来。

拆开文稿,老朱看了眼标题,表情里闪过一些古怪。

大海是块田。

饶有兴致地开始读,读着读着,老朱的表情就逐渐收敛,最后转为郑重。

这篇文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海洋生态’。

基本是一次科学普及,其中还引入了一些全新的计量单位。

文中阐述,地球表面大约5亿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1.5亿陆地,3.5亿海洋。只占三成的陆地,因为环境多变,适合耕种的面积又不足其中一成,但,大海却不一样。

占有地球表面七成面积的海洋,浅则有数尺,深则三千丈,并且,构成了一块超级广袤的立体田地。

朱塬同时又以非常浅显的文字引入了生物链的概念,介绍这块超级立体田地中种种生物的生存之道。

最后结论则是,不说当下农业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哪怕到了工业时代前期,百年之内,海洋内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

这里朱塬还再次给出了一个全新的重量单位,吨。

并暗示一个只有老朱能明白的知识点,不说其他,只是各类海鲜,每年的可捕捞极限,就在1亿吨以上,换算成当下斤两单位,大致相当于2000亿斤。

若是亩产300斤的良田,想要产出同等数量的粮食,需要6.6亿亩。而当下,整个中原地区,包括北方元廷控制区域,耕地总面积也才4亿亩左右,且南北平均之后,粮食亩产也远不到300斤。

因此可见大海出产之丰富。

随后是第二部分,小标题是‘历史趋势’。

朱塬很直白地给出了一个结论。

以百年计,哪怕老朱按照‘经济之学’将大明的生产与分配两大体系做得再完善,都不可避免某些历史趋势。

第一个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随着天下重新安定,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不断加快,不需百年,大明人口就能翻一翻,两三百年之后,人口至少也是当下的四五倍。如果大明能够顺利进入工业时代,人口的增长只会更加快速,若不做出限制,将来某一天,达到十亿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里又是老朱能看懂的一个点。

老朱当然知道,几百年后,这个国家的人口竟然可以膨胀到14亿。

想要填饱如此巨量人口的肚子,需要多么庞大的资源,可以想见。

这里又牵扯到第二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分配之道也无法扭转的某些社会趋势。

因此,只能专注生产。

于是来到第三个标题,名叫‘量变质变’。

这一段围绕两条曲线图进行讲解。

农业时代发展到铁器广泛应用阶段,短期内,农业生产想要提升,只能通过笨拙的不断进行更多开垦、不断兴修水利、不断筛选推广良种等措施进行,因此,粮食产量只能维持一种缓慢的量变级别增长。

如同文中相应一条角度平缓逐渐向上的增长曲线。

相比起来,同样是农业时代,人类向大海进行索取的渔业生产,却还处于几乎类似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从东南沿海最丰饶的舟山渔场每年鱼获才区区1500吨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