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老师之意

下午时分。

卢植把杨昭,喊到书房里。

“你以后想做什么,怎么做,要自己想清楚,我帮不了你什么,也不会给你太多的意见。”卢植叮嘱道。

杨昭还以为,以老师忠君爱国的性格,猜到自己某些想法后,大发雷霆。

但是并没有。

他心里一暖,点头道:“我明白,老师为的是大汉,忠的是君,不过我为的是人民,天下百姓,我出身贫寒,很清楚天下百姓想要的是什么。”

卢植沉默,但认同杨昭此话。

杨昭又道:“荀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也曾说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这么说,意思很明显。

大汉不得民心了,起义四起,最终会被民覆灭。

杨昭出身贫寒,代表的是民。

“也许你是对的!”

卢植不想争辩这些,又道:“这边的事情结束了,你尽快回去成亲,别让昭姬等太久,成亲之后,你才能放心地平天下,将来有了孩子,我再去见你,不过到了那天,你应该不在北海了。”

不在北海,就是扩展地盘了。

“多谢老师!”

杨昭感激道。

第二天。

杨昭没有再留在涿县,正如卢植说的,尽快回去成亲,然后好好地平定天下。

别了卢植和刘备,杨昭也不让他们送,只带上卢毓一人,走出涿县城门,再和城外的龙虎二卫回合,正准备回去北海。

此时,一阵马蹄声,从北边传来。

杨昭抬头看去,只见公孙瓒带了一百多骑兵,冲向涿县,这不是来攻打涿县,因为一百多人,还不可能拿下一个涿县。

应该是来拜访卢植。

不过杨昭的目光,越过公孙瓒,落在其身后,一个骑白马,着银甲,持银枪的男人身上。

赵云,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