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给点颜色

明朝海患 稼瑞 1413 字 3个月前

且说嘉靖皇帝等待严嵩把大内金库的三十万两石头替换出去,结果等到花儿都谢了那三十万两石头还堆积在大内金库里。</p>

嘉靖皇帝生着闷气想惩罚严嵩,但又相信严嵩能弄到银子,所以只得忍耐忍耐再忍耐。</p>

严嵩这段时间也躲避嘉靖皇帝,怕长久呆在皇帝眼皮底下会引发他的怒火。</p>

平常未必是伴君如伴虎,但这个时候一定是的,严嵩能躲开就尽量躲开了。</p>

张居正发现嘉靖皇帝冷落了严嵩,两人都不怎么见面了,察觉到嘉靖皇帝的不满。</p>

于是他钻空隙进见皇帝,趁火打铁告仗道「陛下,民间有舆论说严嵩父子通倭,得拿下查问呀」</p>

嘉靖坐在练功房里打坐,眯着眼睛不动声色道「民间舆论可有真凭实据」</p>

张居正摆头道「暂时没有,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严嵩父子很可能在通倭呀。」</p>

嘉靖冷笑道「这些年参奏严嵩父子的奏折不少,结果一查都是空口无凭,不少人因此蹲监狱坐大牢。」</p>

张居正理论道「刑部尚书周大人是严嵩的人,在他的手里能查得出来证据吗」</p>

嘉靖皇帝面无表情问道「那何人不是严嵩的人」</p>

张居正推荐道「太常寺卿高拱不是严嵩的人。」</p>

嘉靖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开口道「朕知道了,爱卿回去吧。」</p>

嘉靖皇帝不是不知道刑部尚书周大人是严党的人,主要是严党有用,嘉靖皇帝想笼络严党官员不想寒了他们办差之心,所以刑部尚书一直没有换人。</p>

毕竟帝国的运作还得靠官僚集团,哪个派系有用就重用哪个派系,关键职位还得用那个派系的人。</p>

哪怕是有人参奏举报周大人,皇帝都把奏折压着不提。</p>

本以为这样严党能够帮他解决问题,没想到严党闹出了大笑话影响了天子权威,还不能帮他解决大内金库和国库的困难。</p>

这太不像话了,是时候削弱严党的势力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了。</p>

于是嘉靖皇帝决定把刑部尚书换为清流派的人,这样以后清流派拷问严党的罪犯容易拷问出证据了。</p>

把刑部尚书换为清流派的人,对严党绝对是个大威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