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页

不管太子爷干什么了,最起码没有过什么大问题,您说太子爷打人?那都不算个事好么?

“正是,正是,臣等都是这意思。”立刻就有大臣应和。

其实有时候,不是臣子已经选择了站队,而是支持太子爷,是正常的举动。

至少,汉人都是支持的。

皇嫡子的皇太子,中宫所出,自幼册立,从无失德,不管对他做什么,都要有个说得过去的名头。

不然,言官们还不知怎么编排呢。

“哎……都是太子的孝心,朕下一道旨意吧。”康熙爷也知道,太子爷离京,就已经是退了一大步,这时候,要是执意不管,满朝文武都有意见的。

虽然满人高人一等,可是这文武百官中,汉人才是正经办差事的,要是叫全天下的汉人都不满意了,那可是大事。

所以,就在前脚太子爷出京城,后脚,康熙爷的圣旨就晓谕天下。

太子爷念及生母,自愿去遵化守陵三年,太子爷仁孝,实乃天下福祉。康熙爷很是赞赏,故而赏赐一柄白玉如意。

如意是赏赐太子爷心性纯洁。

不管合适与否吧,至少太子爷如今出了京城,这道折子,也算是掩饰了一下他们父子之间的龌龊。

八爷府上,八爷和十爷坐着。

十爷很是有些回神不能,今儿早朝,他也跪了:“八哥,太子爷就这么走了?这可是他自己上的折子!”

走的真是干净利索啊!太利索了!

“太子爷,非你我能及啊!”八爷也是佩服。

都知道有个计策叫做:以退为进。

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做的。

退这一步,眼前就没有一丝好处,都知道看长远,可是真的做到的有几个人?

不愧是襁褓册立的太子爷,进退之间,毫不拖泥带水。

事到如今,他竟不知,到底是因为此次他和明珠的起头导致逼着太子爷离京了呢?

还是太子爷借着他们的手,顺利的离京了?

不管怎么说,眼下是太子爷输了,可是……太子爷还是太子爷……

别的皇子要做什么,端看圣心,而太子爷,就是皇阿玛,也是忌惮的。

何况,他们真的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