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东王的野望

人生只有几个十年呢?

十几年的时光。

当年多少刚抵达日本才二十来岁的青壮,变成了四十岁的老壮。

“不能接受转变的士兵,可以返回国内,也可以退伍,安置在东藩藩国。”

唐晏乾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当然知道人有七情六欲,但是国是国,私是私,要分的清楚区别。

正如他知道,国内迟早对朝鲜下手。

就等着朝鲜老国王病逝的时机。

他对朝鲜的感情少吗?不光他的妻子是朝鲜的公主,他从小就生活在朝鲜。

朝鲜国主和朝鲜老王妃对他都是照顾有加。

还有一棒子原来朝鲜的世家公子,一直和他还有联络,不少人和他都有深厚的感情。

朝鲜。

其实唐晏乾是想要的,而朝鲜的两班,不少明眼人看清了形势,取舍直辖,是愿意唐晏乾入主朝鲜。

但是父皇不会同意的。

东藩如果占据了日本,又占据了朝鲜,那对国内的威胁太大了。

就连琉球国,父皇都没有给自己。

而是把琉球国分为三部。

最北部靠近九州国的奄美群岛,纳入了济州府的管理。

中部的琉球本岛,纳入了浙江府。

最南部靠近大员岛的先岛群岛,纳入了福州府的管理。

大员岛设府,归入福建省。

不少人看向彭大海。

彭大海担任大军主帅十余年,东藩王的威望,哪怕在九州国都不如彭大海,何况日本本土。

“东王所言有理,外将支持东王。”

彭大海一句话不多说,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的封地虽然在东藩,但是他会回国的。

根据自己收到的风声,随着德川家光的病逝,幕府军注定了会陷入灭亡。

是到了自己回国的时候。

以后日本的形势,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而是眼前的东王,以及他的藩臣武将们。

定下了未来的军略,唐晏乾慎重的写了一份递交父皇的奏疏。

“萎靡本土,蚕食各方。”

作为一名藩王,没有藩王会嫌弃自己的领地大。

九州国。

并不能令唐晏乾满意。

他想要的是整个日本,都成为东藩的藩地。

父亲会同意吗?

唐晏乾思来想去,努力猜测父皇的心意。

占据日本国,父皇应该不会有多大的意见。

但是关于人口。

唐晏乾皱眉。

吸收日本人口对东藩是有利的,可以最有效率的稳住日本。

不过父皇可能不同意。

“东藩准备支援幕府,向幕府售卖弗朗机,火铳,铅字,弓失,马匹等各种军事物资,以及急缺的粮食。”

“终止向倒幕军的贸易,因为倒幕军至今没有松口,把四国割让给东藩。”

“儿臣派人联系幕府家老,已经获得同意,对方愿意以四国为报酬,割让东藩。”

“打击四国,可以削弱倒幕军的实力,而四国的人口青壮,儿臣认为应该送给幕府,为他们补充军力。”

“至于四国的老幼,也应该由幕府安置,至于他们能不能安置好老幼,儿臣是持悲观态度的。”

“另外日本的北海道荒芜,充满了未开化的土着,儿臣认为不应该浪费土地。”

“所以东藩回武力占领北海道,希望有东海舰队的支持,以及葛将军的协助。”

日本十余年的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和田亩。

各种物资都急缺,更缺粮食。

大顺与日本的贸易,除了能获得白银,已经越来越无利可图。

但是日本双方谁也离不开大顺的物资。

原来是倒幕军从大顺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物资,而幕府被大顺封锁。

别小看物资。

倒幕军从弱变强,打的幕府军节节败退丢失土地,就是靠着大顺提供的物资。

而幕府军越打越不像正规军,像叫花子军队。

所以大顺的物资,的确可以决定谁胜谁负。

不过大顺不会让日本出现胜利者。

胜利者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顺。

而唐晏乾认为应该是东藩。

他要顺着父皇的心意,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父皇问他甘不甘心。

他回答很痛快。

但是他真愿意离开国内吗?

不愿意。

但是他能说不愿意吗?

父皇既然当面问他,说明父皇已经有了决定。

自己说不愿意只会为自己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