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脾气大的老兵

像林如海接下来就当众保证,不会短缺第一镇的物资供应等等,贾鉴也会亲自去一趟喀尔喀草原。

不但去打听情报,也会拉拢诸部,请他们不要支持拈花,甚至出兵协助金江镇。

拈花到底不是可汗。

不是自称为汗就真的是可汗了。

例如科尔沁的奥巴。

虽然他自立为汗多年,但是草原上,并没有人真的把他当做可汗。

无论是实力还是名气,他都远远称不上可汗。

六万兵。

就是金州对拈花的标价,是对他的尊重。

但是。

拈花的确不是可汗,不值得金州全力以赴。

虽有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之说,但是形势不同,肯定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这场战事,唐清安甚至不想去直接参与。

和官员们分别后,唐清安从长兴岛坐船,抵达了金州南部,去见一见老兵们。

金州是唐清安第一个根据地,也是发展最久的地方。

所以军人们在金州安家的不少。

从旅顺开始,一个营一个营的巡视。

见了队长见什长,见了什长见伍长,见了伍长见老兵。

每个人唐清安都见到了。

不需要说什么。

只需要见一见。

十年的时间,没有老兵有还没见过将军的,哪怕只是远远的见过一面。

休养。

不是躺着睡大觉。

放假虽然多,不代表士兵们就不训练了,也不代表军纪也不存在了。

相反。

近一年的修整中,军学堂加入到军中,教导士兵们读书识字,越发的热闹了起来。

识字五百个,已经是金江军老兵的基本要求。

不过到底很多人年龄不小了,为了照顾部分的人,有时候会开后门,数数也当做识字。

当然,最过分的也不过是从一数到一百,还有没直接从一数到五百的。

那就不是照顾了。

“这个字念什么?”

众将紧张的忘记了呼吸,忐忑的望着那名老兵,生怕对方嘴里说出个不认识。

“安。”

随着那名老兵的说话,话音刚落,周围不约而同的呼了口长气。

“对了。”

唐清安大笑的拍了拍老兵的肩膀。

“安逸使人志气消,勤奋使人志气高。”

唐清安看着面色激动的士兵们,真心的向他们劝慰道,“国家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个人也是如此。”

“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前程,就需要不停的努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对于眼前的老兵们,唐清安真的希望他们能勤奋起来。

勤奋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

从来没有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的说法。

凡是有这种想法的机制,绝对是无法带领国家和百姓们走上富强的道路。

只有不停的奋斗,才能不停的前进,永远的走在前列。

老兵们愿意继续前行,唐清安才有底气。

识字。

很辛苦。

但是只要老兵们愿意识字,唐清安才能给更多老兵们该得的东西。

如果不愿意吃学习的苦,那么老兵的道路也就止步于此了。

人是能感受到旁人的心意的。

正如哪怕再调皮的孩子,当他感受到真正的老师的心意的时候,哪怕他学不进去,也不会怨恨老师。

哪怕他走向社会几十年,也不会忘记那名真心教他的老师,多年铭记于心。

所以眼前的老兵们,有平日里因为读书苦,从而骂天骂地的人,但是在将军的面前,人人都向孩子一般的激动。

“我听说你们中的部分人,脾气大的很,连先生都敢骂,很不得了啊。”

听到将军的嘲笑,不少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脑袋。

“先生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以后谁敢再得罪先生,先来过我这一关。”

众人连称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