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猎物

海盗是一患,更有各国的海商,也容易成为一患。

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荷兰,英国人等等。

在各国建立商道,成立货栈,都是先用军事手段,让当地的当权者不再反对。

如果当地实力强,则改为协商沟通,获得通商的允许,如果实力弱,则开始殖民当地。

对待大周也是如此。

这些国家刚到东方时,都和大周发生过激烈的军事冲突,不过各国都数次战败,且没有打开大周的国门。

商贸靠的是走私,而不是官方的支持。

走私能富裕个人和团体,却不能形成产业,只有官方的支持,才能形成巨大的产业。

另外的时空中,海盗郑芝龙获得了大明官方的支持,华丽的变身,贸易规模也变了。

从海盗势力中的一支,变成垄断东方海域的巨头。

没有强悍的海上力量,济州岛就是一个抱着金山的幼童,迟早会引来大祸。

好事变成坏事。

沈有容带领的水师,负责济州岛到金陵的商道。水兵两千人,大小战船一百艘。

这份实力,达不到威慑心怀不轨的人,不敢不遵守金江镇规矩的力量。

因此他强烈的提议,把二十艘福船战船,全部划分给他,还有扩充兵源。

这当然引起了严中正,李二的不满。

济州岛的海贸,吸引了各国,同样为金江镇的海疆带来了风险,难道只顾商道,不顾本土吗?

水军和陆军不同。

水军的战斗力,核心就是战船,谁的战船多,谁的实力就强,来不得半点虚伪。

谁也不敢不争。

广阔的草原上,难以发现敌人的踪迹,而无边无际的大海,以船的积蓄,更是难以防备。

金江镇的船虽多,大部分都是近海的船只,足够防御,却做不到远征。

去年才开始大力转型,修建各大船坞,仿照远洋战舰。

此事又急不得。

大周的工匠技术不错,但是需要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就凭空造出庞大的舰队。

摸索和纠正,都要一步步来。

“二十艘大船,先调给沈有容,保障未来几个月的航道之危,下半年划十艘出来。

而且到了年底,还会有更多的战船从船坞修建出来,不必急于一时。”

唐清安安慰了严中正和李二两人,事以急为先嘛。

将军决定了的事,两人哪里还敢争,只能无奈离去。

解决了水师的事,军司的谢友成等人,来商议今年对蛮族的军事行动。

“朝廷的军队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可能还会成为拖累。”

谢友成根据目前的形势,一脸的担忧。

虽然金江镇出手,导致朝廷和蛮族的和谈失败,但是以众人对忠顺王的了解。

如果不防备此人,不定此人会做出什么动作。

“对忠顺王我们又不能抢先动手,实在是令人分心。”

徐辉同样不满。

将军对军司的要求,是今年必须彻底击败蛮族,光复辽东,消除后方的隐患。

可是忠顺王就是个无法消除的隐患。

这个难题,唐清安也思考过,已经有了对策。

“锦乡侯府开始准备接手北镇,不过因为忠顺王的反对,不是很顺利。

但是皇帝都认可了,忠顺王就是如何推诿,也阻挡不了多久。

等锦乡侯府重新抵达北镇,那么就隔绝了我们和忠顺王,介时忠顺王有不好的心思,也无法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