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争雄

靠着守城之利,蛮族不损伤个上万人,是不可能攻破镇武堡的。

蛮族总共才多少人口,老奴舍得吗。

李彪想着换成自己是老奴,决计不舍,所以只要上下一心,一定能坚守到老奴退兵。

李彪和同僚们,向往常一样去将军的营帐商议,进门就感觉到了不同。

“我准备降了,你们可愿意随我出城?”

李彪大怒。

“堡里还有万兵,坚守城墙又何惧老奴,他们就是有十万人,我们也不惧。”

将军摇了摇头。

“没有援兵了。”

“没有援兵那就死战,我等世袭武将,正当马革裹尸,为国分忧,就算死也要让老奴掉一层皮。”

将军点点头,挥了挥手。

冲出一群刀斧手。

……

北镇,人心慌慌,乱成了一团。

李达祖面色苍白,听着各处传来的军报,无能为力的垂下手,嘴巴张了又张,最后没有发出一道命令。

北镇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城堡,要么支援,要么看着他们失陷或者投降。

如今的形势看来,大半都会投降,凭白增添蛮族的实力。

而支援,却都是羊入虎口。

什么屏障,什么沿路拒之,所有的策略都是白费力气。

李达祖落寞的坐在茶案后,擦拭着祖传的宝剑。

四大堡皆陷落,根据情报,光投降蛮族的士兵就超过了两万人,这般算下来,蛮族不但没有过多损失,反而还增添了实力。

这仗如何打,又能如何打。

他是不会投降的。

北镇还有三万兵,城池里的粮食草料足以够半年使用,老奴就算围困北镇,能围困多久?

不算他接手的降兵,就只算他十万兵好了,每日所需要耗费的物资,是天文数字,李达祖不信老奴能坚持半年。

所以,只要坚守北镇半年,就能赢得胜利。

至于辽西史鼐的援兵,李达祖没有指望,也不敢指望,唯一指望的,就是蒙古左翼各部会不会按照双反约定好的,出兵支援北镇对抗蛮族。

想到了此处,李达祖信心恢复了。

望向北方。

大周和蒙古左翼敌视了百年,互相厮杀了百年,如今局势大变,蛮族崛起,北镇若有失,蒙古难道能单独对抗蛮族吗。

换做是自己,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蛮族大军直奔北镇,沿途各路城堡,闻风皆降。

十余万大军,把北镇围的水泄不通。

有人建议,按照军事常识,围三缺一才是正确的选择,可以让守城的一方报有侥幸,说不定会突围而出,放弃城池。

老奴笑了。

他不要给北镇里面的军士侥幸,就是要浩浩荡荡的碾压,压破对方心里的防线。

一份叠加一份的恐惧,威力不只是等于两份。

各营才安营扎寨,蛮军就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北镇城门上火炮齐发,威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