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从良 潇湘碧影 858 字 2022-11-21

从教坊搬入好又多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东西积累的也不多,人手却很足够。不过一天就搬的干干净净。好又多地段不错,杂货铺子没生意,是因为运营成本太高。想想那几个柜台的工资,都让人觉得肝疼。可是如果作为单纯的杂货交易点呢?自然还是有钱途滴。地价年年增高的情况下,倒手好又多居然还赚了一笔。中国人呐!被房地产居然折磨了几千年,也是奇葩了!搬家之后,趁着好又多还没有交接,谢威请伙计们和邻居搓了一顿,也算好聚好散。嫁给毛丙的元柳如今都是俩孩子的妈了,看起来过的不错。周幸一家的城外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新屋的收纳做的极好,周幸喜欢效率管理,早就在各个柜子上贴了说明字条。对着写好标签的行礼,一一对应着柜子摆放就行。廖云请了不少伙计来帮手,才两个时辰就安置妥当。所有的房门全开,故意留出来的夹道里南北对流的风吹的极舒服,搬家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只见阿娟兴头的趴在去往地下室的栏杆上大喊:“阿狗,阿狗,这里有凉风唉!夏天一定很凉快!”

阿狗笑道:“那里是地下,当然凉快了。”

燕绥喝口茶,得意无比的说:“我下面也让挖了通风道,夏天实在热了,全躲地下室去!”

“这里是好大风!”阿娟惊喜的在回廊上跑来跑去:“没想到东京城里还有房子这么通风的。好凉快啊!”

周幸道:“一层秋雨一层凉,才下了几场雨,肯定不如先前热了。”

“呸!”燕绥不服气的道:“你现在再去好又多住着试试?你当秋老虎是好玩的么?那是我们专留的风道。不信你去把正屋后门给关上,阻断南北对流的风试试?”

周幸捂嘴笑:“你就得意吧。”说着把儿子丢到燕绥怀里:“你说了要带孙子的,喏,给你了。我去整理店铺。”

“我去!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周幸哪里理她,早跑的没影了。阿狗和阿娟在一旁不厚道的笑。燕绥哪里是肯吃亏的主?转手就把娃丢给了廖云,从此廖云过上了带侄子(外孙?)的苦逼生活!

在孩子有人带,小两口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果子铺率先移进内城。既然是新店新气象,不能再像外城一样连个名字都没有。别人称呼起来直接叫好又多果子铺,多少得跟个潮流起个名什么的。周幸这个起名无能星人只好山寨了一个麦香村,本来想直接照搬某知名点心铺的,后来想想成分主要是麦子,便改了一个字,便只能算山寨不能算盗版了。咳咳。羽绒服那边更好办,做的是冬天的生意,就叫暖暖居,又简单又好记。两家铺子隔着一条风道,各占一边。规划上来讲,二楼却全做了羽绒服的生产工厂和宿舍,阁楼做仓库,顶楼是晒场。夫妻两个可以一边顾家一边顾生意,好奢侈的装备!

恰在此时,李二十一叔的鹅毛也送来了一些。买卖鹅,当然大部分是生的。李二十一叔的办法是把有用的毛都给剃了!横竖他是卖给相熟的酒楼,人家也不在意鹅长的是不是顶顶好看。没有毛的鹅更能看出好歹来呢。也有卖给干货铺子的,就更加了。那边恨不得你把鹅都替他杀了。他自己也在集市上弄了鹅肉摊子,杀好的鹅剁开来,跟猪肉一样论斤卖,内城条件中等的人家最。横竖他有渠道,鹅毛便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也有整只鹅卖出去的,这些丢掉的鹅毛实在没法细究。好在东京闲汉奇多,从闲汉手里买怕也不难。只是如今还没开铺子,不知道销量如何,没必要用到这一招。

中秋乃果子铺一年里生意最好的时节,没有之一。过年并没有规定要吃果子,着重点还是在饭菜上头。而中秋则是必须吃月饼的,当然此时叫月团。月饼要用到烤箱,不像粽子那么好做,想要做的好吃不容易。大部分百姓家也懒的动手,多半是去各大果子铺买了来。趁此良机,麦香村开业大酬宾了!

开张之前周幸就没闲着,中秋乃传统佳节,发展到现在月饼的花样已经五花十色,什么口味都有。但传统的月饼有一点不好,就是太大个了。多半四个为一斤,看起来固然体面,吃起来负担却不小。谢家做的并不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意,中层以上没那么缺衣少食,很多时候月饼都吃不完丢掉,或者硬塞下去。是以很多人到中秋,是看着月饼就愁。到周幸穿越之前,因物资的极度丰饶,月饼越做越小。想来这个到底繁华的东京也可以通用。

麦香村今年的主题乃“繁花似锦”,只推出各色鲜花月饼,别的一概没有。任何一家果子铺,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做杂了便又成了好又多,费力不讨好。如今茶果子已经流行到各个角落,早不是他们家的优势。谢威和周幸便拿鲜花做噱头,定下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