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正如比尔达菲所言,耐克、阿迪的高管们也不敢相信市场调查反馈回来的事实。

布鲁斯居然在一场常规赛都没打的情况下,影响力就出圈了。

多少球星拼死拼活打了一辈子球,无数高光时刻。但掏出他们的照片放到普通人面前,人们只会皱着眉毛:who?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吗?

而且,令人无法相信的是,他让那些对篮球毫无兴趣的少女也对他的球鞋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可是球鞋品牌非常希望开发,但一直没有做到的事情。

“他的球鞋销售不会太差。”

当时,耐克营销部门的高管就做出判断。

他给董事会的建议是赶紧收购,事不宜迟,甚至可以将报价提升到八千万美金。

但是,董事会却认为将报价忽然提升到八千万美金是一件疯狂的事情,要知道勒布朗詹姆斯作为篮球领域的天选之子,他才多少钱?如果让他的团队知道公司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菜鸟这么多钱,他们会疯的。

耐克的底线是四千万美金,而且还要绝对的控制权。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超出一线球星所能有的待遇。

而且,他们认为布鲁斯靠着停车场闹剧做营销,肯定持续不了太久。因为娱乐圈很快就有新的绯闻出来,无论是布兰妮还是希尔顿这些娱乐圈的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为了抢占头条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真正能让球鞋销售走的更高更远的是球员在球场上的表现,球鞋的最大消费群体永远是关心篮球的篮球迷。而不是关心多角恋情的八卦粉丝。

其实,耐克对李真的实力做过专业评估,球鞋公司内部人才济济,养了很多篮球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新人球员的极限在那儿,这就是耐克极少在选择签名鞋代言人身上栽跟头的原因。

他们内部对李真的评价是……以他天赋、身体素质、篮球智商,他肯定会成为合格的控球后卫,并且打出别树一帜的比赛风格。如果身体厚度持续增加,有机会成为全明星。同时,以他的身份背景,他的影响力有望达到超级巨星级别。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有个人风格、有市场价值的准精英级球员。但永远没有可能在nba独当一面成为主宰球场的超级巨星。

建议当然是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