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能·爱 klagerup 1567 字 2024-03-16

第2章

其实王英带着小世子并没有走多远,而是来到了太子妃的母家孙铭博家,这是他唯一能信任的人,他将太子临终所言尽数告诉了孙铭博,孙铭博将两人藏在家中来观察皇帝和朝堂的动向,而老太太的去世让孙焕之不得不丁忧并扶柩回乡安葬,孙铭博因痛失夫人和孙女,身体也时好时坏,不得不在家休养,而朝廷直到新皇登基都没有任何的说法,让孙铭博不但伤心更是寒心。

因为查不出真正的凶手,又怕有人注意到孙家,诛杀小世子,于是孙铭博让王英将孩子带离孙家,远走他乡以图将来报仇,无法,王英只好以父子之名,将孩子抱到了他师傅所在的道观——云台山的紫微道观,此道观不仅以传道为主,更是将流浪在外的孤儿收留观中,教其武艺技能,以便将来能有个生存之技,王英就是在这个观中长大,自己改名为木英,将世子改名为木子,虚报一岁,将木子的金册宝典和太子冠和青鸾钗妥善收藏,自己则在观中当个教习来保护木子。

而后朝堂上四皇子献出自己的封地,自愿为先帝及母妃守灵,三年后由众大臣力荐重入朝堂,而六皇子则带发修行在皇家道观——皇觉观,自闭道观,不再出世。

但是奇怪的事情却接连的发生,首先是礼部尚书,三皇子妃的父亲李在石在女儿去世后回乡荣养的途中被人劫杀,接着几位调查太子一案的几个三司大臣也莫名的死亡,而刑部尚书段和平则突发疯魔之症,整天装神弄鬼,已被家人禁锢在家,不见外人;其余人倒是安然无恙,大皇子继续他的莺歌燕舞,四皇子已在朝堂坐稳,小皇帝在文武两大臣的辅政下主理朝政,不过他的首要任务先是潜心学习。

木子在道观中慢慢长大,清清秀秀,身子有点单薄,肤色白皙,目光总是流露出善意,整年白衣在身,简单的用白带束发,没有多余的装饰,这是木英特别让木子如此装扮已为其父母尽孝,在木英看来木子有着其母的面容但眼睛特别的像其父,是个翩翩小公子,外出时总是让木子戴着一顶带着围幔的斗笠,以防万一。

木子是个纯善的孩子,总是很热心的帮助每一个人,和观里每一个人相处的都很好,他不喜争斗,因此就选择了医术,他很聪明,别人要三天能背过的东西,他一天就可以背下来,辨识草药的速度也很快,不过为了将来出外安全,他还是很认真的学习了剑术,虽不是高手,但是自保绝对没有问题,另外他玩着就学会了机括技能,经常自己捣鼓个小玩意出来,自娱自乐。

观里有个规定:那就是每个孩子到15岁的时候都要出外单独历练,那些来自于街头的孩子,在观里经过学习后,需要在回到街头,需求他们的生存之道,有的会很快的就能养活自己,这些孩子感念观里的教导,很多都会多少捐一些善款给观里,如果还无法生存,可以再回到观里或当教习,或边学习边为观里筹措善款,观里本身也会将自酿的油品,醇酒等等拿到集市上变卖以供养观里的开销。

但是对木子就很郁闷,在他15岁的时候,木英向观里请求让木子在多呆一年再出外历练,观主看着木子确实有点没大长成,身子骨又单薄,也怕孩子出去会吃亏就同意了,尽管木子渴望着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木英还是很耐心的劝说他再等一年,让他给他好好讲解讲解在外行走需要注意的事情,木子很乖的答应了,很认真的向观中的剑术高手求教以精进自己的剑术,时光如梭,很快的一年过去了,木英终于同意他走出道观,走出云台山。

不像其他的孩子,木子从记事起所知道的就是这个紫微观,这个云台山,现在终于走了出来,所以一切对他都是很新鲜,很好奇,特别是在城镇的时候,他简直有点眼花缭乱,看着集市上大家买进卖出,然而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这个小公子白衣素裹,带着斗笠,斗笠上的围幔掀起,在身后被微风吹拂,随着他的行走显得分外飘逸,而这个小公子却对周围的一切都透着新鲜好奇,觉得什么都是好,什么都想买,当然他也知道身上的钱是用来吃饭和住宿的,而且自己还要摇着串铃给人看病,于是他拿出串铃轻轻的摇着。

“这个小公子,你是大夫呀?能不能帮我看个病呀?”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大方的走过来问道。

“当然可以,请......”他往四周看了看,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看病的地方,不觉得一阵尴尬,还是那个小媳妇,把他拉到一个树下,说道:

“我们就坐在这儿吧。不知诊费是多少呀?”

“请随意。”说完,木子从挎袋里拿出一个小药枕,放在自己膝盖上,认真的给那个小媳妇把着脉,然后说道:

“你身体挺好的,没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