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静下面的不平静

定河山 风雪云中路 1724 字 2022-11-19

现在大事已经基本完毕,很多人都知道,随着皇后的梓宫进入殡宫那一刻,这朝中的天恐怕要变了。以皇帝的性格,对这二位不忠不孝的做法,能忍到现在估计已经是极致了。现在天气已经入秋了,秋后算账正是好时候。

在送殡回程的路上,除了各个嫔妃乘坐的马车,在御林军一部严密护送先行返回之外。其余送殡的皇子、公主、王公显贵,分别说是乘车、乘轿、乘马返回。皇子与公主到好一些,相互之间平日里尚且看不惯,这个时候更不会聚在一起闲谈。

但队伍内的大臣却是明显不那么平静了。或是两个同僚挤在一顶轿子内,或是三两个人乘坐一辆马车,小声不断的在议论着什么。虽说二十余日的丧礼,又加上跋涉百余里送殡,大家已经极度疲劳。可眼下对于这些大臣来说,心思都有些沉重。

而在从巩义皇陵区返回之时,终于不用在步行百余里返回的黄琼,骑在马上一边跟随队伍缓慢的返程,一边与被他从马车里面硬拽出来的永王聊天。而永王看着这位兴致勃勃,打量着路两侧风景的九弟,也是大摇起头。

从皇陵到京兆府沿途的风景,对于每年都要陪着皇帝,前来巩义皇陵祭祖的永王来说,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根本一点兴趣都没有。本就守了二十余日灵,就算身体在健壮的人,也会有些疲惫的永王,原本只想在马车之中休息一下,以便早一点恢复元气。

可见到黄琼兴致勃勃,最终还是没有乘马车,而是选择了陪黄琼一起骑马。至于太子,此时早已经带着侍卫,不顾随行的护灵使、尚书左丞的反对,一路骑马先行赶回京兆府了。至于蜀王,人家自愿留在殡宫,为母亲在守百天孝,谁也不能反对不是?

更何况蜀王这个决定,肯定取得皇帝的同意了,别人更不好插言。太子与蜀王这两个大行皇后的嫡子不在,让整个送殡的队伍一下松懈了许多。所以黄琼与永王并肩骑行,倒也没有人有什么意见。

甚至那位担任护灵使,总领护送皇后梓宫到殡宫事物的尚书左丞大人。担心这位好惹事的英王,再出什么意外的事。还特别从护送梓宫出殡的三千御林军中,抽调了一百骑兵保护这二位王爷。以免这位老兄乱跑,在搞出一些意外来。

之前这位王爷遇刺、重伤,牵连朝中多少人丢了乌纱帽?这位尚书左丞,可谓还是记忆犹新。对于这位王爷,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更何况,眼下这位王爷身边,还有永王这位同样好惹事的王爷。两个惹事精一样的王爷,如何让这位尚书左丞放心?

派出的一百骑兵,与其说是保护这二位王爷,还不如说是看着这二位王爷别惹事。只要这二位王爷,路上别惹出什么意外,消停到返回京兆府,自己也就可以交差了。想来有一百骑兵保护,估计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毛贼,敢主动上来惹这二位吧。

对于这位尚书左丞的心思,黄琼和永王两个人都没有去理会。骑在马上的两个人,一路上看着两面的风景,一面信口而谈。虽说巩义到洛阳一路,风景远不如南面的中岳嵩山壮观,但也不算是没有风景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