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含恨而亡 (2)

在来皇宫前的路上,种师道就吐了血;皇宫里觐见钦宗时又数次吐血,这让李纲甚是担心。李纲放心不下,遂一路跟随种师道的轿子来到了种师道府上。</p>

种师道在随从的搀扶下下了轿子。跟随在种师道轿子后面的李纲也下了轿子,几步来到种师道跟前,问种师道道“种老将军感觉如何”种师道挣扎着从随同那里抽出手来,双手抱拳,冲李纲一拜,回道“多谢李大人挂牵,老夫身体无大恙。李大人既然来了,恭请入府,再议下追击金军事宜。”</p>

李纲见说,也冲种师道一拜,说道“种大人请”</p>

种师道弓腰,做出请的手势“李大人请”</p>

两人相让了一番,李刚在前、种师道随后,进了种师道府邸。</p>

种师道将李纲让至客位坐定,随后在主位坐下,看着李纲道“李大人,刚才,你我二人入宫上殿,觐见圣上,请求派兵追歼金军。圣上受白李二人哄惑,不许你我二人派兵追击金军。金军乃虎狼之师,贪得无厌,今番不将其歼灭,必留后患,恐将来悔之莫及啊”</p>

李刚闻言,甚是沮丧,叹着气道“即使如此,该当如何”</p>

种师道想了想道“不如暗中派兵,前往黄河渡口,截击金军。以老夫之见,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一切都不是问题。”</p>

李刚见说心想,是呀,关键是要能打赢,只要仗打赢了,抗旨不抗旨的就不是问题了;不但不是问题了,还可以建立不朽之功勋,得到圣上的褒奖呢如此一想,李纲忙迎合种师道道“种老将军所言极是。国难当头,我等当大臣大将的不挺身向前,谁挺身向前去就算是万丈悬崖,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种老将军,我支持你的主张,以老将军之见,当派谁率兵前往黄河渡口,截击金军。”</p>

“种师中”种师道道“师中虽是吾弟,然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堪当大任。古人云,举贤不避亲,老夫推举吾弟为帅,并非荣任高官大臣,乃亲赴前线,杀敌立功,不可谓私心也;古人还云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也只有派吾弟师中,吾才放心得下。”</p>

李纲离座,双手抱拳,冲种师道深深一揖,高声说道“老将军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本官敬佩至极;恭请老将军速派师中将军率兵出发,晚则功败垂成。”</p>

种师道随即签发命令,传令其弟种师中,急率西军无万兵马,迅速抵达黄河渡口,埋伏好兵马,待金军渡河时,遽然进攻,将金军歼灭在黄河岸边。</p>

传令官出府,牵出一匹快马,翻身越上马背,猛抽了马屁股一鞭,马遽然跃起,风驰电掣般驰去。</p>

此时,宰相白时中、李邦彦正在皇宫中,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诱惑钦宗皇帝,不准朝廷兵马截击金军,以免再起战端,招来泼天大祸。</p>

白时中望钦宗一揖道“启奏圣上。刚才,种师道、李纲入宫进殿,哄惑圣上派兵,截击即将撤退回国的金军。圣上啊,种师道、李纲居心叵测,意欲成就自己的千秋功业而置朝廷于晚班危情之中。启奏圣上,金军乃虎狼之师,残暴凶狠。这些时日以来,金军围城,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百姓军民陷于涂炭之中,幸好军民一心,共抗顽敌,以保京师不失。而今,金军无奈,选择退兵,实乃天佑俺大宋也这个时候,当礼送金军出境,而非截击金军,以致战火再起,那样的话,朝廷危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