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9页

李鸿儒能与渊盖苏文对杀,但没有击败渊盖苏文,这远没有到李靖的实力。

他搭着手指,一时难于寻思明白其中的关键。

“罢了,只要你不具备威信和朝廷高阶地位,又不想着作乱,怎么折腾都行!”

半响,长孙无忌放下了搭在木桌上的手指。

作为朝廷第三代文武双全的重将,唐皇削了李鸿儒插入军部的可能,李鸿儒也并非名声传达于朝廷和乡野的重官。

这是朝廷一个个教训换来的经验。

实力再如何强,李鸿儒都没有推翻皇室的可能,也不会落到李靖那种命。

而且李鸿儒非但没作乱,做事还极有分寸,甚至在新罗国让帝王有着归心。

相较于其他藩国,长孙无忌从未见过新罗国臣服到如此程度国度。

不论是国号、年号、文化、朝廷制度、服装、饮食、语言、文字等,新罗国齐齐派出了人员来学习和遵循,又不乏留下质子在长安城接受文化熏陶。

这远比此前臣服来得彻底,几乎属于差点并入到大唐疆域中。

新罗国定然有所图,但大唐也不在乎这种小虱子。

相反,新罗国彻底的投诚让朝廷不乏军事方面的争议,具备了一定的战略价值。

“这些国度在你手中怎么都如小猫似的!”

从李鸿儒递交扶馀国的文书开始,长孙无忌只觉一些国度不乏遭殃,经常掺杂了一些诡异。

不乏侯君集领衔势如破竹的高昌国,又有远在天竺倒大霉的摩揭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