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张茜见姜妍听得有些发愣,问她:“就建国后几日,他们上奏的折子特别多,都该堆积成山了。陛下不是允许你涉政的吗,你没有见过这些折子吗?”

姜妍摇摇头,她确实不曾见过,张茜说的应该是她初化人形那几

天。朱元璋没有急着让她与他人相见,只让她学了服饰打扮,又借着建国之初没有要紧事的理由,换了便装拉着她在应天城中游玩了几天。叫她脱离了刚刚变人的不适应和对这个世界的陌生恐惧。

那几天朱元璋是瞒着她,在应付文官们的烦扰吗?

“文官们足足闹了有三天,甚至有人说出了凤位空悬,国基不稳的话。陛下这才一改全然不理不处置的态度,叱问此人他立国以来是否有错漏,又问他选此人为官是为分忧还是增忧。然后他将那几日文官们上奏的折子,当着他们的面在永泰殿外烧了个干净,严令不许他们再用奏章表写后宫之事。”

“我记得是有那么一次... ...”姜妍记得那浓重的黑烟,就是在朱元璋同意让她出现在大臣们面前诉说己见的前一天。她当时问了宫人,宫人说那是在点火庆祝,是一种仪式。她转脸看向宫人:“那日八八是在烧文官们的折子?”

宫人低头不语,她也没再追问,重新看向张茜:“你接着说。”

张茜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接着说下去,而是问了姜妍一句:“姜姑娘,你知道为什么自古皇帝都是三宫六院许多妃子吗?”

“为了丰盈子嗣吧,或许也有女子美色和自身的情感原因在。”

张茜点点头:“是,确实有这三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政治因素,许多皇帝为了安抚前朝故旧,娶前朝公主的。唐太宗李世民闹出玄武门事变后为了安抚李元吉那一支,甚至娶了李元吉的妃子。”

“张夫人。”姜妍忽然插言打断了张茜的话,她学了朱元璋思考时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的习惯,问道:“这些话... ...是李善长教你说的吧?”

张茜愣了愣,转而有些羞怯又歉意地笑道:“是,李大人登门拜访,向我说了整整两个时辰的利害关系,求我随他一道进宫向姑娘讲明白,尽量不要让姑娘发现是他说的话。可惜我不太会掩饰,叫姑娘看穿了。”

怪不得张茜明明在家宅中却能将文官在朝上的情形也知道的一清二楚,还能向自己用历史典故证明娶后纳妃的政治因素。姜妍摆摆手示意自己不介意:“李善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张茜叹了口气道:“陛下行事果敢,李大人他们现在是不敢再在后宫的事上多说了,也不敢奢望陛下真为了什么政治因素广纳妃嫔。知道有你的存在,陛下不是真的不近女色,他们也稍稍放心了些。只一点,姜姑娘,这也是我要劝你的。”

缓了口气,张茜抬头认真地说道:“陛下对你有情,你若也对陛下有意,就不要再拖延下去了。陛下到现在还没有血脉子嗣,虽然不至于到国基不稳的地步,但从养子中立储实在太过复杂麻烦,一着不慎就会引发国中动乱。”

“李大人要我向你说,若是你真的对陛下没有男女之情,也请向陛下明言离宫,以陛下对你的感情也一定不会薄待你,你出宫一样是衣食无忧。到那时,他们这些臣子就算是死谏也会劝陛下纳妃绵延后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