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徐达又按照朱元璋的吩咐,让几个水性好的带着沉重的铁索潜入码头附近的水中,固定了木桩在水中,将铁索拴在其上,等着元军回防的时候到了这儿便再也行驶不动了。没有码头可依的水军,简直就是待宰的羊羔。

元军回防,果然当先的几艘都被困在了此处,后面的也因为徐达布下的弓箭手没法靠近码头,只能就着浅滩搁浅想要下船抢回码头,又被躲在河岸附近埋伏的赵普胜抓了个正着,一举擒获了。

这场仗朱元璋因着元军对他的轻视成功偷了他们的阵营,侥幸胜了却是惨胜。他的陆军损失不算太大,但水军八千人堪堪只剩了一千出头,大多还都是身在三艘战船上的。那些乘坐渔船货船受袭的基本都没有存活的可能性。

七千个汉子... ...损失实在有些太大,朱元璋将记录了所有手下士兵姓名的簿子交给了周德兴:“尽力找回战死士兵的尸骸,然后仔细核对生还者,将死于此战的士兵名字都勾画出来列出一张名单,来日清明咱们得为他们烧香祭拜才是。”

望着不远处集庆城的所在,他松开了紧握着的拳头,好在牺牲是有回报的。

第二十六章

朱元璋的军队围了集庆城两日,递了信进去若是他们没有决策,第三日便要强攻进去,到时候不愿投降的官员一个都没有活路。城中元朝官员苦等了两日援军,眼看期限就要到了,援军却是连影子都没有,只能咬咬牙在第二日夜里开了城门——投降了。

城中并非没有军队,只是集庆易守难攻,少有战事,他们都怠惰了,只每日里欺压欺压百姓,拿着兵戈耍耍威风。真到了要临敌卫城的时候,连领军将领都吓得腿软,他手下的士兵又怎么可能有死战的决心。

然而朱元璋还是谨慎为上,怕城中守将是假意投降,只让汤和领了五千人先进城去确认城中没有不妥。令城中的所有军队都放弃武器束手就擒了,汤和再亲自出城报与朱元璋听,以免中了他们的计。

事实证明朱元璋多虑了,集庆的最高官员战战兢兢地陪侍在朱元璋旁边与他共同进了城,明明是入秋时节,他却脑门冒汗,频频拿了白色的丝绢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觑着朱元璋的神色,一边赔着小心道:“将军,集庆城中的六万军队已经尽数放下武器投降了,您看... ...”

朱元璋偏脸看了他一眼,他连忙将自己脸上的肥肉挤作一团,露出一个自以为人畜无害的笑容——实在令人恶心。朱元璋不愿与他多说,却也不会说话不算话,既然说了要留他们性命,他就不会又杀了他们,况且这个大官在他手上也不是全无用处:“把他找个无人的宅院关押起来,好生看守着。”

听了他的话,官员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发了话就好,没有被关进地牢他就已经感谢祖宗了,虽说被看押在宅子里他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但总比朱元璋态度不明地吊着他要好过。他就怕朱元璋同别的起义军一样,看到元朝的官,有一个杀一个,那可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