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悟彼下泉人,

喟然伤心肝。

这是一首写满民生疾苦,字字句句都是血泪的诗,被往世之人称为《七哀》,然而此刻,亭边早已有许多人家把屏风和炭火置备得当,青烟袅袅,不乏生机。

顾越、李彬皆穿着一袭栗袍下车,听见七哀,笑把无名氏喊来,赠了他几双保暖的靴子。无名氏惊异:“为何如此?!”李彬道:“脚根暖,心中则无乱象。”

无名氏不服,忽闻一阵爆竹声,霎时,什么乱象也消散,唯剩一派冲天喜气。

“你服也不服?”阿米举着那竹竿,咧嘴笑着,露出两个门牙洞,任凭红纸如雨从他面前落下,“我偏说,茂彦堂送诸君南往诸州赴任之诗会,开始。”

鼓儿虽比阿米还壮,却毕竟与他有些生疏,不敢抢,呆呆地看着,有些眼红。

诗会开始了,众家落坐亭中,一下子就把悲天悯人的酸客全挤走。张昌甫身体不好,躲在马车里不敢受风,竟也捋着胡须,为敌无名氏出了一首五言诗。

苏安看着席间,裴、王、张、吴、韦、杜,围着顾越,可谓谈笑有鸿儒,心里很高兴,只是,他们行令用的道具,大概是宫中新鲜花样,他不怎么看得懂。

说叫“出仆”,大概就是投五木行棋,可具体的什么判法,便是雾里看花……

“鼓儿,去把阿明阿兰叫来。”苏安笑叹口气,担心被人叫去做纠,于是准备奏乐,“知道,你小子也想放爆竹,别急,走的时候,还有一根,给你。”

“阿米,来,我们奏曲。”“顾郎他还在玩游戏呢。”“无妨,他一直听着。”

一整日,苏安教授南不嫌,把旋律单调的《鹿鸣曲》,奏出足足十七种变法。其中的诀窍,除了板眼,还有泛音,还有升降,实在让南不嫌对苏安刮目相看。

南不嫌道:“师父,楼座主曾说你徒有虚名,可在不嫌眼中,你是真才实学。”苏安笑了,这,定然是在夸自己。南不嫌道:“师父别介意,不嫌,不会说话。”

天朗气清,银白的山河,染两片梅红,美不胜收,“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可是,唱着唱着,苏安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行令时,突然有人提起了他

“苏供奉,来做纠呀。”

于是,顾越正和李彬谈论江南道的形势,便看见苏安止了弦,托词离开。顾越想了想,自罚一杯酒,放下手中的棋子,起身跟去。李彬笑笑,替顾越下棋。

“你来做什么。”苏安去车笼子旁边看了看,小鹿崽子窝在棉花毯子里,鼻头湿漉漉的,睡得很香,“我没有玩过出仆,不敢乱判,这才躲来避风的。”

北国多绒衣,少棉花,为了不让动物的气息惊扰到幼鹿,可是费了不少心。

“费了不少心……”苏安的睫毛沾着水气,看不清泪或是雾,正碎碎念,被顾越抓住手腕,一扯,撞进那怀里。苏安抿了抿唇,有些贪恋,任顾越抱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