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奕得知纪言去寻芳楼的目的之后,心情已经好了很多,“改一改就好了。”
纪言侧头看了看一边默默不说话的何友文:“东家,您觉得呢?”
哪儿还有什么选择,何友文也懒得巴结,面无表情看着纪言,“都没问题。”
这件事现在看来,的确是何友文付出得多,但只要稍微长远点看,对寻芳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天来的都是长安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宣传力度不会小,纪言出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深知广告的重要性,因此也不觉得自己占了何友文多大的便宜。
为了吸引足够的专注度,纪言卯足了力气。
当天晚上,正是青楼热闹的时间,寻芳楼忽然关了门,成串儿成串儿的姑娘朝外边走,不知道被安置到了什么地方。
有人专门守着,想看看那不爱露脸的高岭花魁红莲,却是怎么也没等着。
第二天一早,纪言就让人挂上了一块崭新的牌匾,用红布遮着不让人看,还专门安排了一队卫兵守着,却又专门叮嘱了,无论是谁问起来,什么都不要说。
越是神秘,就越是让人好奇,就这么半天,长安城里都是关于寻芳楼的传闻。
有人说寻芳楼的东家得罪了人,现在易主了,新东家将寻芳楼重新休整,过段时间才开门。有人说寻芳楼改头换面,准备做正当营生了。还有人说有贵人看上了红莲,将这寻芳楼买了下来送给了她,但不知道从哪儿传来了小道消息,说寻芳楼被人借了去,准备做点大事儿。
最后那点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也不符合老百姓们对八卦的期望值,这些都在纪言的预料之中,毕竟那些消息就是他让人放出去的。
人人都看着寻芳楼,纪言却在忙大棚的事情,他身边人不少,但可信得不多,只好让白露帮他抄书。他来念,白露来写,时不时也会加一些配图。
这本书实在是不薄,在白露手速很快的情况下,忙了整整一天,也就完成了三分之一。
距离纪言收留流民,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有两天,就到了他承诺给江南百姓们安排工作的时间。
纪言心里着急,熬了大半夜,最后歪在小塌上睡着了,还是闻奕给抱回去的。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四百多页的书,居然去全部抄完了。一本《温室大棚的建造》被分了五册,从头到尾的字迹基本上是一样的,仔细端详才能发现一丁点的区别,不用想也知道是闻奕的安排。
拿着那五册书,纪言心里忽然有些憋得慌,闻奕的爱过于沉重,过于不求回报。
有一瞬间,他甚至觉得传闻里说的没错,他就是个以色侍君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