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土坦克

正在日军的指挥官准备集合队伍出城的时候,接到了报告说,城外出现了游击队的骑兵。

日军的指挥官急忙到了城楼上向外观望,果然看到远处有游击队的骑兵在游弋。

日军指挥官拿不定主意了,就给千叶寻一发起了电报。

千叶寻一不久前刚接到过电报,说游击队分别攻击日伪军的三处据点,都被日伪军给打退了,而且打死了不少的游击队。

他就感到这种封锁十分有效,逼迫着游击队去进攻日伪军坚固的防御工事,这是消耗游击队的兵力的最好办法。

现在他接到报告,说县城附近出现了游击队的骑兵,他知道游击队的主力就是那些骑兵,日伪军与游击队作战,历次吃亏,都是因为游击队的骑兵。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决定不派援兵,就让据点里的日伪军依托着坚固的工事,打退游击队的进攻。

宋庄。

旅部和独立团派来的干部们,暂时没有编入部队,因为徐大龙要让他们学会游击队的战术手段,因此,临时将他们组成了一个干部队,先跟着游击队适应一段时间。

在宋庄的外围,徐大龙带着干部队也来到了前沿阵地,观察王承柱等人的攻击行动。

战斗打响之前,游击队已经利用夜间,在敌人阵地一百米的距离构筑了掩体,就连九二式步兵炮也推进到了距离敌人阵地只有100米的距离,构筑了炮兵阵地。

战斗打响了,干部队的队员们看到游击队打仗时,并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一上来就机枪大炮一起开火,他们的打法很有章法。

游击队员们并没有急着动进攻,首先是少量的游击队员朝着敌人射击,吸引敌军还击,暴露他们火力点的位置。

游击队员们记住了敌人火力点的位置,几个人一组,对敌人的一个火力点进行封锁。

特战队员们尤其是特战中队的狙击手们,他们对守在战壕里的日伪军进行精准打击,日伪军伤亡惨重,很快就不敢露头了。

四门九二式步兵炮更是发挥了他们的威力,一炮一个,将敌人的火力点逐一摧毁。

日伪军的迫击炮开火了,他们的迫击炮数量不多,只有两门。

王承柱早就在等着他们,他判断了敌人迫击炮的位置,指挥着八门迫击炮覆盖了过去,很快,日军的迫击炮就没有了动静。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战斗,日军的据点里面的火力基本上被压制住了。

游击队员们就推着几十辆土坦克朝着日军的阵地逐渐靠近,到了50米的距离就停了下来,队员们准备好了手榴弹,准备发动冲锋。

阵地上的游击队员们也都上了刺刀,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日伪军看到游击队员们步步逼近,却无法阻止,于是纷纷跳出战壕,朝着游击队的土坦克冲了过来,他们握着手雷或者手榴弹,准备炸毁游击队的土坦克。

游击队的机枪手们早就防备着他们,看到敌军跳出了战壕,立刻向他们猛烈地开火。

游击队的机枪很多,跳出战壕的日伪军不等靠近游击队的土坦克,就基本上被消灭了,侥幸活着的日伪军又退回了战壕里面。

王承柱看到差不多了,就下令发起冲锋。

游击队的炮兵们朝着日军的据点里面,连续发射了二十多枚迫击炮弹。

在机枪的掩护下,躲在土坦克后面的游击队员们迅速地冲了上去,他们进入了距离敌人战壕30米以内,就投掷出了手雷和手榴弹,然后迅速地冲了上去,跳进了敌人的战壕。

后面的游击队员们也冲了过来,进入了敌人的战壕。

突击队员们消灭了战壕里残余的敌人,立刻利用敌人的战壕,封锁敌人的火力点。

此时据点里的敌人已经剩下的不多了,他们龟缩在炮楼和两个碉堡里面,继续负隅顽抗。

游击队员们还是用老办法,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封锁敌人的一个枪眼,很快就打得敌人无法还击了。

本来,可以用九二式步兵炮摧毁敌人的炮楼和碉堡,但是炮弹已经不多了,特战队员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迅速地靠近敌人的碉堡和炮楼,将手榴弹从敌人的射击孔扔了进去。

不久以后战斗就结束了,游击队以伤亡28人的代价,全歼了据点里面的日军一个加强小队,伪军一个连,一共182人,缴获了其全部武器装备。

在战斗中,由于日伪军的火力被压制,无法充分发挥,因此他们消耗的弹药有限,游击队缴获的弹药数量相当丰厚。

八路军的很多部队之所以弹药一直都十分匮乏,就是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够迅速解决战斗,即使是最后消灭了敌人,弹药也被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总是难以补充在作战中的消耗。

周炳根和干部队的队员们这才发现了游击队战术水平的高超,在他们来之前,那种自认为是来自正规部队,有些看不起游击队的想法彻底地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对游击队战术水平的钦佩。

拿下了宋庄据点,王承柱又指挥着攻击宋庄的部队,前往马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