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让秦淑洁去香榭丽舍大道上找,找一家真正的法国品牌服装,而且是找由于经营不善倒闭、或者将要倒闭的。

连牌子带历史包括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店铺一举拿下,然后注资撑住这个牌子,并且把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店铺装修得富丽堂皇。

历史经验告诉黄瀚,做服装的其实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年都有新牌子诞生,都有老牌子倒闭。

法国巴黎是时装之都,竞争肯定更加激烈,必然有做不下去的牌子,手里有美金的秦淑洁做成这件事应该跟玩似的。

黄瀚不是准备在法国巴黎这个时装之都跟诸多同行竞争。

而是为了沾沾“洋气”去去“土气”。

用买到手的法国品牌来三水县建厂去沪城开公司,而且争取做成一家独立的外资公司。

销售当然还是以专卖店的模式来做,只不过不再满盘开花,走高端路线。

地级市以上,而且是经济发达的地级市才会开设专卖店,除了边远地区的省城,其余的省城不低于开三家。

沪城作为总公司所在地,不仅仅要有四五家专卖店,还得有栋气派的办公楼,以后的服装设计团队都在沪城。

要完成这些计划,就必须投入大量美金,因此黄瀚相当在意那些炒股的资金。

这不是弄虚作假,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编故事、包装自己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没办法,谁让此时的中国人极度崇洋媚外呢!

只能迎合大众,吹嘘出一个来自法国的名牌,让国人捧臭脚。

是否道德?没上升到这个地步,又不是卖伪劣商品,只不过编了个“洋故事”,没人受到伤害,只会满足了虚荣心。

黄瀚不这样做,其他人也会做,与其便宜了别人,何不如自己实惠?

沈晓蓉是睿智的,但不表示黄瀚就不担心她头脑发热,万一她没有及时撤退,依旧加了高杠杆在美国股市中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