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喇叭听了姜黎的话,立马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哟,你真是会说话,还别说,我做姑娘那会,相貌在我们村还真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呢!”

这话其实不假,崔大喇叭年轻时除过皮肤黑点,五官生得的确称得上好看,因此,村里的小伙子私底下都用“黑牡丹”来称呼崔大喇叭。

不过在崔大喇叭嫁到凹里村后,为免惹是非,自然没哪个大小伙子再喊崔大喇叭“黑牡丹”,但另一个绰号却出现在了身上。

毋庸置疑,这另一个绰号正是“大喇叭”。

一开始崔大喇叭气得很,可她爱说嘴的毛病非杜撰,且村里妇女喊得多了,自然而然她被那么个绰号给捆绑住。

习惯养成,再想改变,难!

于是,崔大喇叭只能告诉自己别当回事儿,省得把自个气出好歹。

”看来我真没说错。“

姜黎善意地笑了笑。

崔大喇叭这时换了个话题:“黎宝啊,婶子听说你建的那个生态循环园也要招人,你看你腊强哥他们能不能进去上班?”

“是要招工,但这事和厂子那边一样,有专人负责。”

姜黎表情淡然:“婶子可以让腊强哥他们在招工的时候去报名试试,兴许腊强哥他们能通过面试呢!”

“黎宝你真有本事,那回头婶子就把你说的告诉你腊强哥他们,希望能借你吉言,你腊强哥他们能被招进去。”

崔大喇叭笑得满脸起褶子,全然不在意她笑得好不好看。

而她口中的“腊强”,是家中长子,差不多和姜大哥同岁。

性子憨厚,手脚勤快,日后真要能进生态循环园上班,干些体力活绝对轻轻松松。

毕竟生态循环园的体力活,比之面朝黄土背长天种地,完全没什么可比性。

何况上班有假期,每周七天,上六天休一天,又有工资拿,最重要的一点是,工资不比城里工人低,一年下来,收入肯定比在地里刨食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