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人在负重前行

反正来了跟着我好好学,特别厉害的本事咱不敢说,至少当个普通大厨应该没问题。”

“那就可以了。”曹志强呵呵一笑。

是的,当初那些混混怎么也不会想到,食为天表面看是一个普通饭店,其实还是个厨师培训学校,后厨塞了大部分厨师学员。

这么说吧,后厨这里目前一共有二十四个人,除了何雨柱以及他带来的三个徒弟外,另外二十人,都是曹志强塞过来的学徒。

那些新来的厨师学员,都是曹志强从红光机械厂挑出来的年轻小伙子,都是有正式工人身份的人,只不过都是实习工罢了。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曹志强打算用这种方法当试点,逐步改造红光机械厂。

红光机械厂的问题很多,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问题,曹志强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先把财源问题跟人员问题解决了,也没问题。

说白了,就是曹志强决定给红光机械厂瘦身,让红光机械厂转型。

生产部门暂时还不能动,毕竟生产部门还要按照计划生产,且只要停过这一年,等双轨制放开,可以卖计划外的产品,就可以迅速起死回生。

要知道,红光机械厂的产品可都是很过硬的,别的不说,就说这里生产的螺纹钢,那一旦流到市面上,绝对抢手得很。

现在这种情况,只是计划生产限制了红光机械厂的产能,以及大量三产人员包袱太重罢了。

曹志强暂时无法改革生产部门,但改革三产部门还是没问题的。

三产部门的问题,主要是三产部门冗员太多。

再确切的说,是三产的广大职工都是正式工,轻易不能辞退,又没有多少来钱的项目,所以造成入不敷出。

曹志强的办法,就是让三产部门的广大人员找个出路,用后来的话说,叫培训再就业。

首先要抓的,就是那批被各种关系塞进来的实习工。

实习工虽然带实习俩字,但其实只是跟收入有关,实际档桉已经在劳动局,是正经的工人身份,没有正当理由是不能轻易辞退的,自己辞职当然另算。

这批来三产的实习工,其实也做不了多少事儿,至少产生不了多少效益。

曹志强的打算,是以红光机械厂的名义,跟自己合伙开一个合资性质的餐饮连锁店,然后把红光机械厂的大量用不上的年轻劳动力,逐步转移去餐饮连锁集团里工作。

简单说,就是让那些没什么正经事儿可干的年轻人,去餐厅里当厨师,当服务员,用餐饮业来消化这些劳动力。

普通小餐馆,这些人未必乐意去,但如果是环境比较好的连锁饭店,收入再高一点,应该就没问题了。

而拉上红光机械厂搞合资,一来可以借助红光机械厂的招牌,少却很多麻烦,二来合资之后,新的餐饮企业就算是红光机械厂的下属合作企业,人事关系可以无缝衔接,自然可以把原先机械厂的职工转移去新单位。

这批二十人,是第一批人,主要是实验性质的,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效果好,这些人就是种子,学会了手艺后,回去就全部当老师,专门教下一批选出来的工厂职工如何做菜。

至于这样做的结果会不会导致厨艺下降,这其实没啥。

反正曹志强都想好了,餐饮连锁就以火锅或者麻辣烫为主,本来就不需要多少厨艺多高的厨师,厨师更多是帮着顺菜切菜,普通厨艺就够了。

说白了,曹志强接下来要做的餐饮连锁,就不是食为天这种高端路线了,而是走平民路线,要的是物美价廉,薄利多销。

除此之外,服务员也会暂时扔到这里来实习,不光要学如何端菜上菜,还要学如何微笑面对客人。

可以这么说,食为天就是一个根据地,红光机械厂则是后援。

曹志强要通过食为天,培养一批种子厨师跟种子服务员,然后再由这批种子厨师跟服务员,去培训更多的人。

等曹志强掌握了足够的拥有正式工人身份的厨师跟服务员,他就可以开连锁餐饮了。

在麦当劳跟肯德基都还没来的时候,中式连锁品牌的威力,一定会大放异彩。

当然了,这里面也离不开曹志强的特色配方。

如果没有馋死你三千的中华料理配方,曹志强也不敢开那种连锁餐饮店。

科技餐饮的威力,谁用谁知道。

到时候,不愁横扫千军。

至于科技餐饮是不是有害,这当然没问题。

所谓科技餐饮有害,那是剂量太高,以及用了有害的添加剂。

只要添加剂无害,并且剂量足够小,那自然就没问题。

比如柠檬酸这种食品添加剂,你适量用一点是绝对没问题的。

反正曹志强不干,别人早晚会这么干,那还不如自己干,起码自己干的更放心。

尤其是,自己早用之后,如果形成行业龙头,还可以顺便指定一个严格的标准。

后世的海克斯食品科技,归根到底还是国标太松,不如欧美严格。

可国标谁定的?还不是领导跟一些龙头企业合伙定的?

我要是成了龙头,那指标还不是我说了算?

所以,我这都是为了百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