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天字班的人少有庸才,这一问一答之中,受益颇多,甚至有一种宛若见到了上古圣人与弟子的对答。

一个因为生病耽搁了几年的人,都可以做到这般的成就,天字班的人也不服气,想要追赶上功课。

这一届的束流书院的天字班有出过工部尚书,礼部侍郎,大理寺卿,都察院的御史……他们因为一个人拧成了一股绳,后来有人称呼他们为冯党。

有天字班的清流,还有一些地方小吏是黄字班的同窗,因为马球结缘国子监与束流书院的勋贵子弟,这些人都是宝贵的人脉资源。

在今后宁蓁蓁入仕途的第一步,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就到了冬日,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书院里烧起了金庭送来的大同无烟煤,屋舍暖和了起来。

在第三场雪的前一日,书院放了假,宁蓁蓁和杏雨等人就在山脚下过了这个年。

煤矿金庭一部分利润让利于皇家,相比于无烟炭火,大同煤品质不错,价格只有无烟的银霜炭价格的三成不到。

孩子尚小,家里都是老弱妇孺,炉火烧得很旺,同时都用的是金家买的煤炉,是带倒烟管的,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在煤炉上烧着铜锅,汩汩冒着烟,这顿饭是宁蓁蓁和杏雨一起吃的,奶娘在内照顾孩子,免得只能够吃糊糊的孩子见着了火锅馋得慌。

奶娘见着杏雨和宁蓁蓁一起吃,心中感慨自己提醒的对。

那个小娘子脸上有疤,帮忙主子照顾孩子这么上心,主子把她作为了妾室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