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绝笔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605 字 7个月前

“父亲和副帅打算带着前军发起冲锋,为我们争取南下的时间。”慕容广红着双眼走了出来,向众将吼道:“你们立刻集结中营和后营精兵,让将士们各自带足干粮,准备向南撤军。”

众将面面相觑,默然半晌,轰然道:“末将遵命!”

他们昨天达成共识以后,便准备打一场大大的血战,不料事态突变,使他们之前的准备都没用了;不过将士们都已集结完毕,此时收拾行李的话,倒也不至于产生混乱。

。。。。。。

开战之前,杨集为了打好这场歼灭吐谷浑的战役,专门把地方太守、总管、郡丞都召集到张掖城,开了一场大型军事会议;然后大家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吐谷浑东西长三千余里、战事瞬息万变等等因素,决定把这场灭国之战一分为二,东西两大战区各打各的、互不干涉。

东部战区的主战场就是两军主力对峙的祁连原,主帅张须陀除了原先两万五千名驻军之外,杨集给他五万主战之军、五千名捷胜军,总兵力是八万人;如果再把行军总管杨义臣、梁元礼、周法明后军总管樊子盖的兵力算上,那么张须陀可用之军就更多了。

东部战区定下的作战计划与西部战区恰恰相反,杨集的战术是集中兵力,将敌军主力歼灭在当金山口三大犄角,然后采用穷追不舍、四周出击的战法,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西部地区。而张须陀和李靖、慕容三藏、杨义臣、梁元礼、周法明等人的战术,则是主力牵制主力,由三大行军总管大破对峙的敌军,当敌军主力人心惶惶,张须陀等人再毕功于一役。

然而计划不赶不上变化,包括杨集在内的所有人都严重高估了兵多将广的吐谷浑,导致东部这边还没有正式开打,吐谷浑以当金城为主的西部三大犄角就被攻克了。这个好消息传到东方各军,三大行军总管为首的三支偏师倍受鼓舞,纷纷攻克了面对的敌军,拿下了一个又一次战略要地。

至于凉州军战前视为敌人的党项羌见势不妙,竟然背信弃义、直接背叛了吐谷浑,党项羌首领拓跋赤辞他不但敞开大门,让杨武通为首的益州军、周法明为首的临洮军登上高原,还配合本来防着的慕容兆打下了乌海盆地、大非川。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全新的局势,张须陀、慕容三藏、李靖索性当起了绿叶,他们准备等到适当时机,再给拓跋木弥致命一击,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这支大军。

就在吐谷浑各军紧急准备之时,张须陀拿人把慕容三藏、李靖、薛举、尉迟恭等主要将领请来中军大帐,一起商议攻打敌军主力之事。

“诸位,照此现在的作战进度,吐谷浑最多还能坚持一个月,只要我们歼灭拓跋木弥,就能和大王合围伏俟城,将慕容伏允为首的王公大臣一网打尽。届时,整个吐谷浑都将重新回归大隋。”张须陀语气轻松的笑着说道:“唉,这样的结果,着实是来之不易呐!”

听了后面的这句,众人脸都黑了:“……”

战事进行得这么轻松,还来之不易?

骗谁呢?

张须陀明白大家的想法,呵呵一笑道:“此战当然轻松,但我说的来之不易,指是长期的对峙。大王和吐谷浑对峙这么多年,早已惹来朝廷官员不满,我们倒是没有丝毫压力,可是大王肩上的压力重如泰山。”

说到这里,张须陀敛去笑容,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如果不是大一力扛下各种流言蜚语,矢志不渝的坚持着军备竞赛的战略思想,凉州军现在不会打得这么轻松,我们也不会轻松获得灭国之功。”

众人闻言,肃然行礼道:“总管所言极是!”

张须陀点到即止,没有继续探讨这个话题,接着说道:“各位,我刚刚收到大王传来的消息,西路主力大军与李大亮、独孤平云会师以后,沿着锡铁山东麓的平原南下,先后在托素湖、尕(gǎ)湖附近打败了慕容伏允派去援军。大王现在兵分两路,一路由钱世雄将军为主,钱将军和李大亮将军沿着‘巴音郭勒河’北上,负责歼灭哈拉湖一带的守军,然后再从西部应援我军,另一路是以大王为主,大王率军东进,沿着‘布哈河’支流主流进入青海湖区,攻打伏俟城。”

张须陀番话,让众将脸色相当不好看、心头异常羞愧。

张须陀接着又说道:“对面大王所取得的辉煌大胜、分兵来援的举动,我这个东部主帅十分羞愧,想必诸位也是如此吧?”

众人默然点头。

在既定的战术中,不管是攻打哈拉湖也好、攻打伏俟城也罢,都是东部隋军的使命;然而他们兵力比西部隋军多,而敌军兵力比西部战场少,可是打到现在,他们竟然还要大王奔袭千里来帮忙,这让大家如何接受得了?

如果继续这样毫无作为,大家以后都没脸见人了。

看了众人一眼,张须陀又缓缓的说道:“今天,我打算破了拓跋木弥。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