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传承的力量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859 字 3个月前

慕容俨狠狠地吐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怦怦直跳的</p>

心平静下来,他大声喝令道「床弩上箭、准备射击,休要让投石车靠近;同时将投石车给我推出来。」</p>

当金城原有五百多架床弩、四百多辆守城用的小型投石车,但是经过隋军这些天的「狂轰乱炸」,各自损失了四成之多。</p>

城垛之上如同中原的城池一般,设有射击孔,随着慕容俨命令一下,弓弩兵将三百多辆床弩推到射击孔前,并且迅速绞动绞盘、拉开弓弩,将支支精如拇指、长达三尺的铁制弩箭放入发射槽中。一辆辆小型投石车也被推了出来,纷纷架设在城头之上,拉动绳索、放下臂杆,再把石块放入臂杆顶端上的「发射斗」,然后和床弩一起,远远对准了数百步外的隋军攻城方阵。</p>

。</p>

与此同时,关外隋军也已做好攻城准备。</p>

杨集身穿一身明光玄甲,立于后军一辆插着战旗、帅旗的井阑车顶端平台之上;左右两侧依然是身穿铠甲的杨善会和郝瑗,此外还有几名传令兵。他们这一次,仍旧担任「看客」。</p>

在井阑车下方,另有千名亲卫骑马护卫在四周,他们头盔上的红缨随风舞动,形成一片翻翻滚滚的红色怒涛。</p>

这次的前军指挥官换成了钱世雄,而薛世雄则负责守营,杨集如此交替更换,目的是淬炼将帅的指挥能力,使他们在实战中成长。</p>

钱世雄的井阑车位于攻城军之后,他目光扫视一圈,见投石车已到城池的三百五十步之外。</p>

投石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场之上,范蠡兵法就有「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记载,随着一代代工匠的改进,重型投石车已经可以把六十斤重的石弹投到三百步外、中型投石车能把三十斤重物投到三百步外。</p>

古代迈出一足称之为跬、迈出两足才算一步,古代的跬就是后世的一步、古代的一步实际是后世的两步,俗话说「五尺为步」,所以古代一步约等于一点五米左右。也就是说,改进后的重型投石车可以把六十斤重的石弹投到四百五十米以外,如果把石弹的重量减轻一半,射程可想而知。</p>

隋军使用的投石车的支架上已经刻上了标尺,当投石臂杆使用不同重量石块、压到不同标尺的角度时,其射程各不相同。当压到最底下时,需由几十名士兵推动绞盘摇柄,随着轱辘转动,长达三丈的臂杆被渐渐拉拽而下,另有几名士兵将数十斤重的「燃烧弹」放入发射斗内。这是种用油料浸泡的藤</p>

条层层编制而成的大球,外面几层的空间填充了易燃的火油布、浸过油干草把子、松脂、小小的陶瓷火油罐,最中间则是一个石球,整体重约四十斤。</p>

钱世雄见一切准备就绪,「铮」的拔出战刀,厉声喝道「盾兵结成一字长蛇阵,向前推进。」</p>

「喏」随着钱世雄一声令下,一道一道旗语打出,从最前方的步卒方军中,走出一排手持大盾的战士,这些身窗重甲的战士除了一面盾牌、一把横刀,再也没有其他武器。</p>

只是他们手中的盾牌是一块比人还高的长方形厚盾,随着一条接着一条旗语传达,他们在阵前一字排开,迅速通过盾牌背后门栓般部件,拼接成了一个大大严丝合缝的盾阵,然后一起发力,斜举着徐步上前。</p>

「这是何物」慕容俨看得深感惊讶,那一面面实在太大了,足矣将一人完全遮掩住,当他们拼在一起,跟一面城墙没什么两样,而且这道城墙还是活动的。</p>

「应该是盾吧」副将看着那仿佛铜墙铁壁般的盾阵,犹豫着说道。</p>

慕容俨说道「床弩射击,我倒是要看一看这盾牌到底有多大的防御力。」</p>

「喏」副将点了点头,他一挥手,准备就绪的弩手开始对着那盾阵发射弩箭。</p>

「当当当」犀利的弩箭带着尖利的嘶吼声,雨点一般的射落在盾牌上,然而一支支犀利的弩箭竟然被弹飞了。</p>

第一波弩箭堪堪挡住,第二波、第三波很快又来临了。</p>

然而结果都一样,四周散落的弩箭堆满了一地,竟然没有给对方造成半点损失。</p>

慕容俨等人顿时傻了眼了,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啊防御力竟然这么强</p>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大盾与其他的盾牌完全不同,它源自于萧颖发明的「避弩衣」,外面是三层熟牛皮、中间是三层用布料做成的厚厚的「鞋底」、里面一层才是铁。黏合剂则是黏性好、强度高、弹性韧性好、且价格低廉的骨胶糯米桨混合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