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杨集损兵折将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961 字 2022-11-15

杨广这么一想,又如何不怒?

狠狠地踹了一顿,怒气不息的停了下来,怒吼一声道:“来人啊!给朕重打这个孽畜五十杖,然后交给杨恭仁,打入宗正寺大牢,每天噼柴三千斤;噼不完、不许吃饭。”

杨暕登时吓得魂飞魄散,果然不只是纯粹的踹一顿这么简单,我就知道……

“关多久?”杨集问了一句。

杨广答道:“关到我满意为止。”

杨暕:“……”

他不敢告饶,只能任由禁卫拖走。

杨广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向杨集道:“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你说现在怎么办?”

杨集说道:“当务之急是把事情压下来,但是禁言肯定是不行的。所谓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我认为可以让左右武侯卫进入各坊各曲,就说这个消息乃是敌国细作在抹黑皇族、抹黑朝廷,目的是希望大隋乱起来。如果哪个人说得最疯的,那么此人就是最大的嫌疑人。百姓们都怕自己被当作细作论处,自然不敢再议了。”

“此法可行。”杨广想了想,又问道:“怎么查出散布消息的人?”

杨集沉吟半晌,一步步的分析道:“阿孩和元韦氏,毕竟不敢明目张胆,双方的下人哪怕心知肚明,也不敢乱说。而一般官员、一般小门阀,得罪不起皇家、元家、韦家中的任何一家,所以他们同样不会乱说。”

“我认为敢捅出来的人,要么是有一定势力的官员、门阀;要么就是某些小官为了权利,和某些用心不纯势力达成了交易,并以此事当作投名状。”

杨广点了点头,向侍立在下首的杨安道:“依照卫王之法,令左右武侯卫进入各坊各曲疏导。同时,令张衡动用御史全部力量,彻查此事。”

“喏!”杨安应声而退。

空荡荡的大殿,顿时只剩下杨广和杨集两个人了,杨广皱了皱眉,试探一般的把心里话问了出来:“会不会是世明所为?”

杨集本来就想说谁获利最大、谁就是散布消息的最大嫌疑人。但是如果这么一说,杨昭便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一段说出来。

不曾想,杨广也意识到了这个关键。

他想了想,便遵照自己的想法作答:“阿孩和元韦氏事情、阿孩好‘人妻’之事,其实并不是什么密不通风的秘密,如果世明想用此事打击阿孩,他早在诸君未定之时,就拿出来了。现在储君已定,而且这个消息不仅关系到皇族颜面问题,而且让他成为最大的嫌疑人,所以我认为世明的可能性不大。”

“极有可能是居心叵测者,想要挑动你们父子相疑、兄弟内斗。”

“嗯!”杨广点了点头,其实他也认为杨昭的可能性不大,只不过杨暕名声受损、杨昭获利最大,所以问了一问。

“我把你叫来,除了那个孽畜的混账事之外,主要还是亲军的问题。”略过杨暕的话题不表,杨广说道:“你是世之名将,战阵、练兵、行军打仗之能,罕有人及;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天子亲军无论在哪个王朝,都是皇帝嫡系,虽然谁都往里面安插人手,但是谁都知道推荐将领的举动,容易落人口实、容易引起皇帝警惕和怀疑;所以有实力、有脑子、有野心的人,往往以拉拢和收买军中将领为上,而不是直接往里面安插人手。

杨集作为一个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当然也有类似的顾虑,他根本就不想理会天子亲军之事,但杨广现在这么一问,也只能说道:“天子亲军要如何创立?”

杨广说道:“益钱造反时,朝廷几乎无兵可用,究其原因,是京兵兵权旁落,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军改。然而改是改了,可是军中将领还是以关陇贵族为主,若他们又在关键时刻阳奉阴违,就未必像上次那么幸运了。有鉴于此,我才把长安军、万年军编为天子亲军。然而两军经过优胜劣汰,只剩三万兵力。”

“这点兵力太过单薄,连守卫京城都不够,又如何对外作战?如何震慑各军?是以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扩编成十万人。”杨广从桌桉上取出一本册子,递给了杨集。

杨集打开册子,仔细的浏览了一遍。杨广这次扩充天子亲军,准备撇开京兵、府兵,直接从地方州兵和民间招募八万人入京;与之前的三万人,一起组成骁果十府军

对于士兵的要求,也相当严格,除了要求身强力壮、骁勇善战、能骑善射之外,还要身世清白、与世家大族没有瓜葛。

不过骁果十府听起来似乎齐名、兵力也相同,但地位上却有高下之分,其中的左右折冲府、左右雄武府,就比左右果毅府、左右神武将、左右武勇府高;而最能说明问题的,便是官阶,比如说果毅郎将、雄武郎将的官阶是正四品,而另外六府的郎将则是从四品,次官、辅官也差了一个等级。

“如何?”见到杨集放下‘方案’,杨广问道:“你觉得有没有补充的地方?”

杨集说道:“骁果十府的框架、兵源、要求都很合理,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但是我有两个问题。”

“说来听听!”杨广精神一振,坐正了身子。

杨集说道:“第一、大隋军方向来是以关陇系为重,京兵、府兵、州兵的主将,不是他们的子弟,就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寒门出身的武将虽然也有,但是在带兵打仗方面,寒门出身的武将,整体素质还真不如将门子弟。在这个前提之下,十府主将,由何人担任?又如何保证骁果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