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实力弱,恕不奉陪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309 字 2022-11-15

他们倒是好了,可李渊家族竞选盟主失败以后,却在方方面面惨遭元氏打压。

寸步难行倒是说不上,但情况却是相当不妙。

李渊当初为了权力、为了恢复家族荣耀,甘做独孤敏氏、窦氏棋子,可两家后面的表面让他意识到‘求人不如求己’。

对独孤氏、窦氏失望透顶之下,不再奢望这两家帮忙自己脱离困境。他为了破开“整个关陇贵族集团”的封锁和打压,便瞅准目标,一而再再而三登门造访,希望与元氏和解。

不过元氏对李渊成见极深,又担心在他身上有共同利益的独孤氏、窦氏,日后再次扶持李渊“竞选”盟主,便对乞求和解的李渊置若罔闻、不理不踩。

直到李渊殿内少监以后,元氏这才看重李渊天子近臣一般的身份,愿意向他敞开和解大门。

今天是李渊第三次登门了,而且还是元寿这个元氏‘代言人’主动邀请,李渊便意识到这是他与元氏彻底和解的机会到了。

路上,李渊也想到元寿之所以邀请自己,原图无外乎有二:一是元氏拿下盟主位子以后,他们在与杨集的斗争中,不仅毫无建树,反而损兵折将;事后,又无所成就,这让关陇贵族各大门阀对元氏失望不已,觉得元氏没有领导关陇贵族进一步,都有了换个盟主的心思。

二是元弘嗣竞争幽州刺史的失败,使元氏产生了巨大危机感,同时也意识到元氏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强大。

两相叠加,迫使元氏不得不放下往昔的高傲,主动向自己这个独孤氏外甥、窦氏女婿释放善意。只要和解了、并成功的拉拢了自己,另外两派便失去了符合共同利益的盟主人选。

只要两家选不到一个符合两家利益的合适人选,就不会联手剥夺元氏的盟主之位;而元氏,也就不受威胁了。

对此,李渊不仅没有丝毫不满、愤怒,反而激动异常。

毕竟他之前,只是一个毫无权力、可有可无的棋子;而今,他这枚棋子不但活了,还拥有与元氏直接对话的‘权力’和地位了。这对他、对李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不过他也知晓元氏困境为次,主要还是“殿内少监”所带来的,这也让他对权力的便利、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虽然被人利用很不爽,可李渊觉得一个人,如果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李渊走上拾级而上,与元敏稍稍寒暄了几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广场左侧一眼。他下车的时候就发现广场上停着一辆华丽马车,四周布有十多名气宇轩昂的随从,光是从这番气势就能看出主人的不凡。

“贤侄,但不知那是哪位大员的随从?”李渊好奇的问道。

元敏笑了一笑,拱手回答:“回世叔,那是张大将军的随从!”

“张家家主张瑾?”李渊知道元寿和张瑾关系密切,在他外出为官之时,族弟李神通便奉命“攻打”张瑾。而张瑾倒也不负重托,不仅对李家颇为照顾,而且为了关陇贵族的团结,居中说项。(注)

这样一个大局为重的人,李渊觉得他比谁都符合当盟主,不过遗憾的是,他李渊说了不算。

“正是张大将军!”元敏点了点头,向李渊解释道:“于仲文世叔、李仲文世叔离开不久,张大将军就来了。”

李渊闻言,心中暗自发毛:元寿代表元氏接见三名大将军、三名家主,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气不过皇帝今早的任命、又想采用粗暴的老办法,向皇帝表示存在不成?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结,不解也罢。

李家实力弱、玩不起!

恕不奉陪。

————————

【注:张瑾和凌烟阁二十名臣中的张公瑾,其实就是一个人,只是后来被误会成两个人了——这是有史可查的事,并不是我在这里胡说八道。】